第三十九章:回公司(1/2)
杨杰听着王明说的理由,也是一阵沉默。
中科院,都是老教授,虽然学识丰富,但也被丰富的学识局限了思维,被局限在当代人类的理论思维上,通俗一点讲,就是跟不上时代。
能够跳出这个思维圈的人很少,大部分都被局限在里面。
而科技进步,需要的是创新理论,思维被局限,就意味着除了偶然情况,做不出先进科技,这也是中国为什么总是山寨国外的原因。
按理说,年轻人思维活跃,一定可以有所创新,偏偏这里面一大票人还揣着架子,一口一个资历,一口一个曾经自己有什么成就等云云,从老旧理论来评定创新理论的不可能,最后随口来一个年轻人怎样怎样。
但即使是这样,也总会有人支持,进行试验,以测试是否真实,10个里面总能有一个进去。
但中国古话一句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成了守旧派系的理由,给这些年轻人附加一万点暴击。
赶走老一代的科学家,只留下年轻的,学识,经验不足,撑不起来一国的科研体系,而写还要考虑利益纠纷。
第二种态度,是留下那些思想僵化的,但这又让他们仗着资历,阻碍年轻一代的发展。
让那些人改正,与年轻科学家相互结合所学,又以资历为由,各种瞧不上,和现状几乎没什么两样。
这又是一个死循环,国家有心打破,但就和世家利益一样,心有余而力不足。
即使现在重拳出击,效果依旧不咋地,除了少有的几个人能有一个眼界开阔的好老师以外,大多数都是这么个情况。
王明的工业理论何止超过当代人类一个阶级,要是加入进去,肯定会被认为不可能实现,到时候,各级人员站出来阻挠一下,凭他这年龄,资历,人脉,哪怕是真的也不可能实现了。
很显然,杨杰作为一个“内部人员”也不是比了解这些情况,嫌烦,他比王明还要清楚。自然也知道王明的性格和能力去不了那个地方。
这也令杨杰头疼了,军事基地,不一定安全,可能会有隐藏内奸,也不排除那些丧心病狂的人袭击军事基地,他们防御再怎么严格,也架不住那些佣兵都是各国精锐退役,而且久经沙场,有实战经验,说不定用什么办法把他们骗过去就得手了。
去中科院也不是绝对安全,王明总不能一辈子呆在里面不出去,何况王明本人也不乐意去。
但回他公司,比去中科院还要危险。
这个时候,王明再次开口说话。
“其实,你也不用太过担心,实验室没建成,我也去不了哪,我最近吃住都在办公室里,我办公室的玻璃是我特制的防弹玻璃,就算是坦克穿甲弹也不一定一击击碎。而且外面还附有半米厚的装甲板。”
杨杰:“·······”
“这还不算,就这种玻璃我们一个公司都有装备,就是一般的地方没我办公室里的厚。而且,我们公司建筑结构复杂,除了3条固定通道以外,进不了我们大楼内部。加上墙面,玻璃强度,守住这三个路口就没人进的来。”
“王总,这玻璃又是你的黑科技?”
王明的那个办公室他去过,玻璃才3,4厘米厚,就比一般家里装的玻璃厚一点,而王明说可以挡下坦克穿甲弹。
他没听说过哪家的玻璃可以以3,4厘米的厚度挡住坦克炮。
“差不多吧,公司装修之前就有了。”
杨杰回给王明一个难看的笑容,似乎才留意到王明说的守住路口。
“王总你的意思是,只要把守住三条通道,就可以保证你的安全?”
“是这样,但是对于我办公室的玻璃能不能挡住坦克炮我也不太确认,毕竟我也没有坦克炮。但我可以确认能挡住狙击枪。而且,我的大楼可以说是当地最高的建筑,附近方圆10里,连高楼都没几栋,也就是说,想要杀我,他们只能从正面强攻。”
而杨杰听了则一脸惊讶,奇怪,为什么他总感觉王明这么布置是有意而为呢?
而王明只看了他一眼就知道他在想什么,毫不犹豫,脱口而出:
“你想的没错,这是我刻意为之。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
杨杰:“········”
还真是王明刻意布置啊。
杨杰心里忍不住对王明疯狂的吐槽:你不早说你有这么一块风水宝地,把你送回去不就完了吗,害我白白担心了半天,把我吓出心脏病来你负责啊。
而王明心里也在对杨杰吐槽:你说你这么急咧咧的干啥?不就是几只间谍吗?看把你吓得,你身为华南海特勤队队长的思维被你吃了吗?
然而,两只小狐狸的脸上一片正常。
杨杰在听说王明的总部很安全之后,就打算把王明送回去。
“王总,事不宜迟,我们走吧,那些数据资料什么的,等回了你公司再说。我从现在开始,任务就是保护你的安全。”
“嗯?”
“这么快就走?”
“那当然,那些间谍的效率绝对比我们预想的要快得多,要是再晚走一会,说不定就要被他们截胡了。”
“·······”
一边说着,还一边拉着王明的胳膊往外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