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文青们的聚会(2/2)
“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某人很无耻的引用了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对苏东坡先生的高度评价。
“苏大学士,当为我朝第一士大夫!”高墨涵毋庸置疑地肯定道。
苏过听罢,涕泪四流,道:“愚兄替父亲感谢高贤弟公正之论。父亲在九泉之下有知,当无憾矣。”
在场的文化青年见者无不动容,啾啾心里暗道:“早年听说高衙内乃一纨绔恶少,欺压良善,无恶不作。今日得见,乃一正直高见之士。市井流言,误人不浅啊!”
高墨涵如果真的知道众人的内心真实化学反应,一定要笑的人仰马翻。
这名声刷的,手段极其高明啊。
虽说跟苏大学士捆绑在一起,现在还具有一定政治风险,难免会引起蔡党方面的反感,但是自古邪不胜正,将来收获这份名声,那是妥妥的了。
况且高墨涵早已经跟高老爹定下“平衡”战略,压制蔡党独大,扶持旧党,乃是将来必行之事。
既然如此,这些旧党人士,自然是高墨涵将来的天然政治盟友。
“尧卿兄敢于仗义执言,如此风骨,吾等钦佩之至!”“员外”赵明诚道。
“明诚兄客气了。谁不知道明诚兄乃当今赵相爱子。赵相为官清正,忠心为国,不愧是我大宋官员的楷模,国家之栋梁。”高墨涵道。
赵明诚听到高墨涵如此高度评价他老爹赵挺之,心里飘飘然起来,面上很快显露一种得意之色。
高墨涵顿时心里暗自腹诽起来,这个赵明诚,尽管文才不错,但明显在政治上纯属于小白弱鸡啊。
事实上,赵挺之与蔡京争雄,屡陈蔡京奸恶,早已经跟蔡党势同水火,不出意外,这一两年之内就要被蔡京挤下相位,形势相当不妙。
高墨涵按下对赵明诚的“鄙视”,再次对苏过道:“兄长不必过虑。当今圣上宽仁,明察秋毫。“
“父亲与我必将竭尽全力,在明君之前为苏大学士辩白陈冤,请兄暂且忍耐些时日。“
“岭南偏远地恶,江北人士难以寝居,当务之急,请兄将苏门一家老幼,尽数从岭南回迁京师。弟在此地专候兄一门归来,一应照料事宜,皆在弟身。”
既然要出演“戏码”,那就要演的淋漓尽致。
这一出“念旧恩”的戏码,高墨涵对自己的演技非常的满意。
不出意外,高俅在全国士人心中的好感指数绝对飙升,而高墨涵他自己,也可以趁机摆脱无赖衙内的恶名。
更重要的是,高墨涵可以利用苏轼的名望、渠道,趁机打入旧党内部,暗中为其谋划,扶持起摇摇欲坠的旧党势力,与蔡京一党争衡。
苏过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兴奋,放声痛哭起来。苏门谪居岭南之伤痛,非经历者,不足言其哀也。
高墨涵暗自为苏过同志点赞,这配角的戏份,演的十足十啊,有前途。
高墨涵道:“兄请节哀,来日方长。俗话说,清者自清。乌台诗案,苏大学士必有沉冤昭雪之日。此事容后再谈。来,诸君请满饮此杯,敬苏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