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1/2)
天会四年九月,粘罕攻克太原。与此同时,金太祖二儿子右副元帅斡离不率领的另一支金军,已率先向汴京进攻。两路合围北宋,粘罕迅速调转矛头,将战火烧向北宋的都城汴京。
当年11月15日,粘罕的军队从孟津渡过了黄河,两支金军会师汴京城下。27日金军占领进驻永安城。闰11月初,已兵临城下的金军开始攻打汴京。
赵佶让位于太子赵桓,年号“靖康”,闰十一月底,金军乘下大雪时攻城,汴京城破。此时京城内的军民斗志高昂,不愿做亡国奴,欲与金军一决,闰11月30日,赵桓去金营中求和,金军入京城后,大肆抢劫,胡作非为。既要财宝,也要美女佳人,提出巨额赔款要求。赵桓无奈,只好下令搜括民财,满足金人的贪欲。赵桓连赵氏宗室、国戚、内侍、僧道,甚至连妓院都不放过,搜刮金子献给金人。
最后,无钱赔赏,只得拿人来抵,上至帝姬、王妃一、宗姬、族姬、宗妇、族妇、贵戚女,下至大家闺秀,小家碧玉,无一幸免。
当年三月,金军大肆搜掠后,觉得没有什么油水了,便扶植了一个傀儡政权“大楚”,拥降金派、宋钦宗的宰相张邦昌当“皇帝”。金军则带着巨额财宝,掳赵佶、赵桓这两位父子皇帝,及成千上万的大宋美女佳人,凯旋北返。
此刻,整个繁华的都市,早就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每个人,在痛苦与绝望中,以祈求的眼神望着天空,往日碧蓝如洗的晴空,此刻弥漫着黑色的硝烟,刺鼻的火药味,夹杂着隐隐的血腥味,远远的飘来,死亡的气息,仿若随着这淡淡的烟雾吹遍每一片方寸之地。人们似乎放弃了挣扎,引颈待戮,刚刚经历了死别,如今,又面临着骨肉的分离。
一双双含泪的双眼远远的翘首相望,一步三回首,这一路,是由无数的眼泪与不舍铺就的,骨肉分离,天各一方,从小关爱到大,正值璀璨年华,娇艳绽放的花儿,就这么被生生的剥离了枝头,远去天涯,随风飘零,等待的,却是不知从此后身系何处。
飒飒铁骑,不紧不慢的前进。军容严谨,队伍整齐,整个行进的过程中,偌大个队伍,竟无一丝半点喧哗,只闻整齐的脚步声,伴随着盔甲低低的碰撞声,低沉的刮在路旁众人的心头之上。由于进城前,萧正龙吩咐兵士不得扰民,所以,城内并无多大慌乱,此刻,城内,人人如临大敌。
让士兵唤来一名路旁的百姓,叫至跟前,询问了几句,那人战战兢兢,小心回了几句。萧正龙放那人回去,想了想,吩咐军事在城外驻扎歇息,自己单枪独骑,绝尘而去。
空气中,一股让人寒战的冷流滑过,伸手拢了拢身上的衣衫,梦莳雨默默抬头,不知何时,天空中再次飘下冰凉的雪片。梦莳雨皱眉,伸手轻轻的接住一片轻盈的花片,眺望远处天空,自言自语:“你是否也想要将眼前的一切,包括我们所有的回忆,一起都冰封起来。”喟叹一声,撒了手,这一切岂是说能掩藏就掩藏的起来的,更不用说,那些深深的植入脑海,刻骨铭心的记忆了,不论是残酷的,还是美好的,既然发生了,想要忘却,却已不能。
轻轻的一声叹息,洒落在静悄悄的雪片里。周围寂静无声,只有颤颤的琴音和着漫天的雪花。
山石旁,萧正龙站在一旁不知看了多久,手掌紧紧抓住石壁,压抑心中的激动。
漫天的雪片,轻轻扬扬,周围,早就被厚厚的雪层覆盖,望去,泛着刺目的白光,刺得人眼睛难以睁开,雪地中,却是一抹鲜艳醒目,让人心旌摇动的鲜红,摇曳生姿,红若丹霞,灿若骄阳,将一片冰冷的雪地点燃万种激情。也点燃萧正龙心中久久压抑的渴望。
尖利刺耳的响声将他从遐想中振兴,抬头,弦断音住,万籁寂静,血珠顺着洁白的指尖缓缓滑落,琴座滴染朵朵刺目的红梅,让人看着触目惊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