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话 百夫长(1/2)
“宁可再捐五万块钱,俺也不上台去讲啥话!”
刘长为了让儿子刘宇死心,自己也是豁出去了,刘宇一脸的失望,回到自己房间关上了门。
媳妇儿问刘长根出了啥事儿,老刘埋怨道,儿子想让俺当着上千号人的面儿发言,那会中?!丢人现眼的事儿俺可不干。
媳妇儿又进屋去关心儿子,片刻,笑着出来。
“我还当多大的事儿,不就是代表学生家长发个言么?!你刘长根把生意做的呱呱叫,却被这点儿小事吓破了胆……”
老刘被媳妇儿一顿的讽刺和数落,竟想不起如何反驳,背着手去阳台抽烟。
“几个收保护费的人你都给收拾了,不就讲个话嘛,让刘宇给你写个稿子,你就用家乡话念就中了呗!有啥了不起的……”
媳妇儿又在屋内高声说到。
不大一会儿,老刘不耐烦的走进屋来。
“中了中了!没完没了的唠叨啥呢!让刘宇给俺写个稿子,俺上去念就是了……”
老刘媳妇儿笑逐颜开,把儿子从房间里叫了出来。
为了备战后天全校师生大会上的发言,刘长根可谓是煞费苦心。
儿子刘宇给自己写了一篇五百字左右的《发言稿》。稿子里,刘宇把父亲惯说的家乡话和口头语都有意做了规避和修改,比如,把“俺”改成“我”,把“中”改成“行”等等。
为了突出“地域融合”这个观念,刘宇专门写了几句自己想说的话加了进去。
“学校里的外地孩子和本地孩子,都将是这个社会的接班人,他们今天能在学校里做同学和同桌,那么明天,他们也将并肩走向社会,去携手共同建设新的北京……”
刘宇十分得意自己写的这段话,稿子写好后曾拿给老刘试读,老刘勉强把稿子读下来,却磕磕绊绊,既不顺口,也不舒服。
可尽管如此,为了儿子在学校的前途,老刘还是豁出去了,每天早早就从店里回家,硬着头皮在家里拿着稿子练习发音吐字,仪表台风,甚至把自己最体面的一身西服都翻了出来,时刻准备披挂上阵。
媳妇儿自打和老刘结婚后,就再也没见过他这么认真过,心里十分明白,老刘平日里对儿子是宽严相济,刚柔并重,在大的方向上,老刘一次都没有错过。
真正的考验终于到了。
刘长根早早来到学校,在校教务处等待师生大会的开始。
下午两点整,随着下课铃声和广播响起,操场上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学生,按照班和年纪整齐的排列着。
刘长根透过窗户向操场望去,寻找儿子的班级,吓得一吐舌头,心里还是暗暗一惊:我妈呀!咋恁多人了啊……
学生们穿着统一的校服,密密麻麻地排列在操场上,一个个方阵,整齐的就像古罗马军团,而每个班的班主任都站在第一排的第一名,像是军团里的百夫长。
随着雄壮的国歌,大会开始了。
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学生代表走马灯似的上台讲话发言,听的台下的学生昏昏欲睡,掌声七零八落,零零散散。
几名作为百夫长的班主任,回过头用火辣辣的眼神扫视了一遍方阵,方阵的掌声瞬间热烈了不少。
“同学们,我们学校非常有幸的邀请到了一位学生家长,他就是刘宇同学的父亲刘长根先生。刘宇同学在本次爱心慈善捐赠活动中表现突出,我们很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家庭,能够培养出刘宇这样充满爱心的孩子。下面,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刘长根先生为我们讲话!”
“刘先生,该您上场了!快!”
教务处老师催促着,把刘长根推了出去。
刘长根在上千双眼睛的注视下,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上主席台。
操场上已经有学生交头接耳。
“刘长根,听丫这名字就知道是农村过来的!”
“刘宇他爸啊,刘宇是外地人,他爸也是个外地人,听他发言……”
班主任转过头狠狠瞪了一眼议论的学生,方阵渐渐安静下来。
校长将麦克风递给刘长根,信心满满的点点头。
刘长根拿着麦克风,对着“喂”了半天,没出声音,校长跑过来赶忙把开关打开。
随即,操场上又爆发出一阵笑声,这笑声发自学生们的内心。
刘长根用余光瞄了台下黑压压的人群一眼,谁知,却更加紧张起来。
校长威严的盯着台下,方阵再次安静下来。
“各位亲爱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好,俺叫……我叫刘长根,我是刘宇同学的父亲。”
方阵中已有学生笑出了声,“哎呦喂,俺!俺是啥意思啊……”
方阵前排的班主任,也快绷不住脸上的笑容了。
方阵中的刘宇见父亲的口头语又溜了出来,引得同学哄笑,脸臊的通红,深深的低下了头。
而此刻,老刘眼前一阵眩晕,心里已经开始懊恼自己,为何一时糊涂和心软,答应儿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兵临城下,老刘也只得硬着头皮撑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