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2/2)
她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越想,心里的恐惧越大,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在皇后的预料当中,他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计划都逃不过皇后的眼睛,可是她却冷眼旁观,甚至推波助澜,帮他达到了他想要的目的;可是,如果,如果皇后反其道而行呢?如果她念头一变,和自己想抗衡呢?
夜冥不由全身一阵发凉,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不止他的预期计划进行不了,目的达不到,反而会让他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现在他最想知道的是,他的皇后究竟还知道些什么?究竟想做什么?
看着夜冥陷入沉思,两位师太也陷入了沉默,她们现在的心情更忐忑了,刚才问的问题,她们确实不知啊,她们不会越解释越糊涂吧?
“皇后入宫以来,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非一般女子所能及,特别是对于知人善用,政策法令这一块更为擅长,就不知皇后的成长过程中,两位师太是怎么培养的?”夜冥想到了梅惜霜曾经提出过的疑问,是啊,一个没有任何条件接受教育的女子,怎么会懂得那么多的东西,这些可不是无师自通那么简单,有好多东西都是经过一定的积累才形成的。
就连他这个从小接受帝王教育的他,有些东西都没有想到,更没有意识到。
还有那淡定下的足够自信,这完全不同于当朝的一般女子,越想越觉得梅檀雅应该不是那个从小生活在山野的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梅檀雅。
越想就越断定这个梅檀雅是假的。
“大人所说,贫尼不懂,只是怜生从小就喜欢百~万\小!说,而庵里除了佛经,就无其他了,每一本经书都被怜生翻了不少遍了。”素心对夜冥所说的什么法令,什么政策一窍不通,只知道怜生很聪明,从小就识字特别的快。
“经书!”夜冥抓到了一个词,他好想在皇后的栖凤宫里确实有几本经书,不过那些都是富贵从御书房拿去的。
“是啊,怜生打小就很爱百~万\小!说,小小年纪一座就可以一整天,想想怜生在庵里生活了十四年,出庵院的次数屈指可数。”肃清说话了,一直听着的她,还是忍不住说话了。
“皇后在庵院里生活的时候,有没有接触过除了两位师太的其他人,或许有什么人在两位师太不知道的情况下辅导皇后?”夜冥竭尽所能想到任何可能性,他真不信皇后真能无师自通。
“没有什么人啊,怜生门都不出,去哪儿认识人呢?”对于这一点,两位师太事先早有考量,关于怜生的义兄的事情,她们是闭口不谈,毕竟男女授受不亲,特别是关于皇室的清誉,她们不能给怜生找麻烦。
“皇后就真的没有出过门?”皇上抓住这点问道,要是她不出门,又怎么会凑巧救了他和平南王。
“唯一的一次,怜生七岁的时候,给山上的猎户家送药去,那次也是怜生唯一露宿在外的时候,凌晨回来后,怜生就生病了,病了将近两个多月,发烧,把脑子烧出问题了,好多从前的事情都不知道了,对人就更模糊了,连她才给送药的猎户家也不认识了。”素清师太和素心师太对视一眼后,说道。
而这起因夜冥当然知道,那晚上,她照顾了他们一夜,还曾抱着他,安慰从噩梦中惊醒的他,他们离开的时候,她还躺在山洞里,生病也不足为怪。
“病了两个多月?”但是这时间是不是长了些。
“怜生送到青竹庵的时候才生下来两三天,小小的身子就像冰块一样,不吃不喝的,能挺那么长的时间,也算怜生福大命大,我们接过她的时候,几乎只有一口气在了,千辛万苦我们才用药草把她救活,命是抱住了,可是身体却很差,寒毒重,不能着凉,否则很难好的,一般人几天就好的小病,她要几个月才能痊愈。”
“是啊,看着她一天天长大,乖巧懂事,从来不给我们找麻烦,师姐和贫尼老是说,我们这庵里没有孩子,只有三个老尼姑,怜生那模样那有孩子的特性,大多数时候,比我们还呆得住。”素清师太想到之前的生活,想到她们曾为怜生的担心,不由发出了真挚的笑意。
“怜生从小就不爱说话,喜欢静静的一个人呆着,也许是因为我们也不善言辞,不能好好的教她,那地方也没有个合适的小孩,所以才让怜生那样了。”这是她们自责了一辈子的原因。
爱静,这倒是符合皇后的性格,要是没人说话的话,皇后是能静静的呆上一整天,要么看百~万\小!说,要么就是闭目养神,感觉是有些像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可是也不见得她沉闷啊。
两位师太似乎忘了这是在询问,想到她们一手带大的怜生就有了说不完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