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水镜(2/2)
此时,听得甄络见礼,忙还礼道“小友气质高雅,姑射之姿。能屈尊来我这茅舍,吾亦幸甚,何来怪罪之理。快快请一起入内奉茶。”
说罢,肃手相邀,当先入内。
待的几人落座,那童子已是将茶奉上。司马徽举盏请茶,道“徽早闻先生之名,于琅琊教蚕桑,育五谷,歧黄之术活人无数。今更制得这『清茶』,使我辈之人皆得至乐也。此次闻知先生来荆州,心下欢喜,冒然相邀,幸的相见,当可稍抑渴仰之思了。只是却显卤莽,却要先生海涵了”
柳飞谦逊道“先生太谦了,飞不过一些小道耳,不值先生盛赞。吾知先生雅量高致,通经博学。更兼识人之能冠绝天下,却不求闻达于诸侯,一身大才却不与俗人为伍,飞深敬之。今日得见先生,亦是大幸也”
二人正说话间,童儿来报,道襄阳庞德公携侄庞统来访。司马徽大笑,向柳飞道“这庞德公必为先生而来,却少不得要数落某一番了。你我且迎他一迎如何”
柳飞笑答“故所愿也”隧出门同迎。方立于阶上,便听得一阵爽朗得笑声,道“德操,汝却该罚,即邀得大贤,如何竟不知会我一声,若是错过,我必不与你好过”
语声落处,一葛衣麻袍之人正施施然而来。后面尚跟一九龄男童,亦步亦趋,却并不多语。
那人一副农人打扮,粗布缠簪,面容古拙,一双眸子却不时闪过睿智的光芒。一脸的短髯点缀下,让人很难将其与名士这个词联系上。可偏偏就是此人,在汉末时,名传天下。诸葛亮的『卧龙』、庞统的『凤雏』、司马徽的『水镜』名号,皆为此人所称,可见其人之识才之能了。
此时,司马徽听得庞德公所言,与柳飞对望一眼,口中却只是道“好好”便不再说。庞德公却笑骂道“又来作怪”转首见柳飞白衣而立,忙正容作揖道“这位可是『隐神谷主』当面?老朽庞德公见礼了,听得大贤到得水镜庄,冒然过访,还望恕罪”
柳飞忙还礼,连称不敢。还礼毕,目光却在那九龄童身上扫了一眼。庞德公见状,忙向二人引见道“此乃吾侄,庞统。其父去时,曾为他取字士元。”
那庞统亦自上前行礼,柳飞细观下,果如记载一般,面貌甚是丑陋,且面带朴钝之气。实难与那记载中的,一步三计的军师中朗将划上等号。唯有眼中间或闪过一丝孤傲,方让柳飞心下有些了然。
几人见了礼,便一起回屋坐下。甄络挨着姐夫坐着,对庞统并无露出一丝异态,却让庞统甚是好奇,全因自己貌丑,一般人见之无不面露厌恶之色,遑论如此女童,而此女只是见面之时,扫了自己一眼,竟是不见其他表情,甚是让庞统怪异。
众人落座后,庞德公与司马徽微微对了下眼色,始抱拳对柳飞道“老朽曾闻得先生曾做『柳公三纪』,遍记前朝施政为君之道,不知可有此事?”说罢,目光炯炯的看着柳飞。
柳飞初时对庞德公的来访并未多心,然刚刚庞德公与司马徽互对眼色,却是没能瞒过他的眼睛,此时,听得庞德公的问话,心中已是了然。
此时,听得庞德公问起,只微微一笑,道“确有此事,不过是搜集了些民间趣闻,传记,胡乱涂鸦,以教弟子而已。却不敢称什么『柳公三纪』的”
司马徽眼睛一亮,道“先生何必如此自谦,不说别的,但是那三句开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便已是一大文章了。更遑论『三纪』文卷数量竟达六十有八,必为辉煌之著,不知可能容我等一观。先生放心,我等无有他意,只想观摩学习而已,也定不会让他人见之的”
柳飞摊了摊手,道“二位先生多心了,只是当时委实是教徒所用,故所成也只那一份而已,今已赠徒,却是没有副本的。否则,若能得当世大儒指正,实为飞之幸也”
庞德公与司马徽闻听尚未答话,旁边庞统却是心下微恼,说出一番话来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