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难答 “北伐军,算我一个。”……(1/2)
第102章 难答 “北伐军,算我一个。”……
褚巍随传令兵出去, 一路上心绪仍纷乱复杂,可当他看清营门外那群人的时候, 顷刻间愣在了原地。
“你们……”
眼前一群衣不蔽体的百姓,拖家带口,背着筐抱着包袱,像群流民。
当头的人也很眼熟,斑白头发蓬乱,腿部只有缠在一起的空裤管。他两只手交替支撑着身体向前,仰头望着褚巍,像只矮桩。
“将军, 我们来投靠你了。”
闻言,褚巍嘴唇抖了下,半晌没说出来一句话。
自从他出逃建安, 讨贼檄文下达州郡后,岐州城许多有名有姓、扎根岐州多年的世家富家都收拾家私,举家搬迁到了别处, 还有不少百姓也自发逃难去了。
人人皆知他褚巍大难临头, 临州城旦夕危矣,可他们……
好一会, 褚巍才从嗓子里挤出一道艰涩声音来:“新帝讨伐檄文已下,岐州城很快就会成为下一个战场,你们应该留在临州……”
突然, 老者从背后摸出一根棍子举起来, 上面系着个黑布条,仿照的是褚家军军旗,歪歪扭扭写了个褚字。
他挥了挥那道简陋的旗帜,满是皱纹的脸笑成一朵半枯菊花。
“北伐军, 算我一个。”
话一出,后面一群人皆不知从哪抽出根棍子来,全都挥舞起来。
“算我一个!”
“也算我一个!”
“褚将军,算上我!”
就连被妇人抱在怀里的孩子,手里也持着一根小棍,来回摇动,童声稚嫩:“算我一个!”
褚巍动容,满是老茧的手掌紧紧握住剑鞘,其上冰凉的银竹刻进掌心。他猛地转过身去,擦掉了滚烫眼底溢出的泪水。
行军多年的大将军,泪窝怎么越来越浅了。
“诸位,实不相瞒,此战我没有把握,”褚巍转过身来,眼眶微红,顿了下,还是扬声道:“回临州去吧,起码还能保住命。”
人群中有个年轻少年猛地一挥棍子,抢声道:“将军,除了你哪有人把我们当人看呐!留下我们吧!就算是随北伐军战死,也比在临州城当畜牲好!”
说到最后,话中已然带着哽咽之意。
老者一直仰头望着褚巍,焦灼地用手来回地走动。褚巍蹲下身来,注意到他关节粗大、绑着布条伤痕累累的手。
“老先生,你是怎么过来的?”褚巍放轻了声音问。
老者把手往后藏了藏,或许太过紧张,一个不慎竟身体一歪摔了下去。幸好褚巍眼疾手快,把人给捞住,才没伤到。
“走过来的,用手走,手走不了,就用手肘爬,总能走到的。”老者被褚巍扶着坐在地上,笑得朴实温良,还有些腼腆。
褚巍摸了下老者粗硬的手掌,又摸了下他坚硬的手肘,磨损得太多,皮肤都成了一层圆黑的厚厚硬壳。
褚巍抿紧唇,低着头,叫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沉默中,老者动了动,空荡荡的裤管晃了下,不安道:“将军……”
忽然,一滴泪砸下去,落在干燥地面上。老者呆住了,伸着手想去碰褚巍,又怕手上的泥灰脏了褚巍的衣衫,两只手在空中抖着。
“将军呦,你怎么……”
话没说完,他也哽得说不下去,老泪纵横,满是皱纹的脸挤成了一团,任谁看了都要不忍心。
褚巍擦过眼角,擡起脸来,那双清隽的眼睛微微带着笑,终于改口:“那就留下吧。”
他何德何能,得到黎民百姓这样的信任和托付。他终日饱食无忧,又为百姓做过多少事呢?
百姓困苦,被逼到这样的绝处,还愿意敬他信他。这样温良的百姓,为何偏要遭受战乱和痛苦?
他答不出,或许有人答得出,或是此时,或是将来,或是千百年后。
这群人留在了岐州城,褚巍出钱为他们置办了简单的住处和田产,有力气的男人女人跟着兵卒去干活,剩下的劳作生活。
可褚巍知道,这只是一时之计,长久不了。
大战在即,三万军和逃难后剩下的数千民众都长着嘴,最重要的一方是粮草和水源。岐州城孤立无援,必须提前囤积所有能搜集到的粮食,由官府控制城中贸易市场粮价。同时水源和储水都要重新安排人手防卫布置。
岐州城本就是淮南要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城墙稳固。但南雍多年未曾向岐州动兵,岐州久不经战事,城墙、战壕、护城河道都需重新部署加固。
从褚家军到韩虎手下的岐州兵皆全部动员,热火朝天地进行战前准备,人人忙得脚不沾地。
就在南雍大军抵达的前两天,最后一批粮草运入岐州城。
崔绍当头骑着战马,嘴边叼着根草嚼弄,一副懒洋洋的模样。
今日正是杨副将守城,看见崔绍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你等等,你这……”
杨副将上下左右看了一遍,大为震惊:“你真是崔绍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