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天之道 天行有常(2/2)
云鹤这才擡起眸子,竟和李佑撞上,四目相对,李佑对着他笑了一下,又快速低下头。
几人都在等皇帝说话。
皇帝道:“道德经云:道大,天大,地大,人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朕看这个谢怀的道就表达得很好。”
云鹤答:“顺应天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乃久,没身不殆。”
皇帝道:“只可惜。”
云鹤知道皇帝可惜什么。
不就是可惜谢怀这个人。
可惜他的才情。却不是可惜他的本性。
若不是接近‘道’的人,能作出道法自然的画作来吗?
云鹤不敢妄言。若说当今谁最接近道,那必然是皇帝。
但皇帝此时此刻说谢怀的道表达得好,究竟是在夸他,惋惜他,还是皇帝多疑,想要以谢怀为饵掀起大狱。
这些云鹤不得不去想,当值不允许行差踏错半分。
只能以老子的经对老子的经。
别的不敢多说。
但皇帝又说,可惜。
云鹤沉思,却没答。
皇帝环顾四周,身边的臣子都垂着头,他声音低沉,又道,“你们知朕这一幅是从哪儿来的吗?”
几声“臣不知”后,皇帝看着云鹤,道:“朕这是从恩师那里讨的。”
竟是从自己府上出去的。
云鹤心中警铃大作。
接下来该如何接话。
皇帝自顾自地说下去,“谢永节这个人,是恩师的门生。”
云鹤本能跪下去,道:“陛下,臣等皆是天子门生。”
殿内的人也跟着跪下去,李佑碰了碰宁谊,一起道:“臣等皆是天子门生。”
“起吧起吧,”皇帝擡了手,语气不喜,“均是修的儒臣之道。”
问云鹤:“凫鹤从方是何意,七郎给朕解解。”
云鹤答:“庄子有云: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若截鹤续凫,便是偃苗助长,违背天道法则,非正途之择。况且,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世间万物均有自身的道,不能强行改变。”
皇帝两眼深深地望着云鹤,“好,好,好。”
“老庄嘛,都是讲究道法自然,朕自然,则百官自然,则万民自然,则天下自然。”
几人又跪下去,“陛下圣明。”
雨停了。
赏完这幅画作之后,皇帝说倦了。
两位起居郎松了口气,终于能回直房,补完起居注就可以歇着了。
云鹤也松了口气。
他想不明白皇帝提起谢怀究竟是何意。
只独独提起谢怀也就罢了。
起居郎还在收拾纸笔。
云鹤已向皇帝告退。
快走到门口了。
皇帝突然道:“陈读,去送送七郎,天黑路滑。”
云鹤往前迈的步子停了下来。
陈读将云鹤送出去。
两人都各自揣摩着皇帝的心思,一时间相对无言。
天确是黑了,只是雨停的时刻小黄门已经将路面打扫干净了,不滑。
宫灯一路点得亮堂,随着残存的风轻轻摆动。
小黄门紧跟着两人身后提着灯,陈读望了一眼小黄门,小黄门自觉落后几步。
及到翰林学士院院门口时,云鹤擡起头,飞檐垂脊的蹲兽笑容冰冷,陈读突然道,“学士,你可知这“从方”二字,最初是何人提出的吗?”
云鹤不解的看了一眼陈读,答:“谢怀。”
不是疑问,是肯定。
陈读不知他如何知道的,只道是从了云老相公,不过他知晓了便行。
于是笑笑告退了。
云鹤对着他拱手,“多谢都知。”
寅时一刻,云鹤被唤醒,来的人还是陈读,隔着门他道:“学士,陛下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