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白黑 辩义与不义之乱(2/2)
“差人告诉他俩,不该说的话就烂在肚子里,不该见光的东西就毁了,我们会设法保他们性命。”
孔韦愣了片刻,接道:“他俩的嘴好办,但老夫怕的是恐怕封不死这口,老夫听说,分水桐庐堤坝毁坏冲出祥瑞还死了个知县,那堤坝是因有虫害,那虫又是蔡家饲养用来讨好官家的。况且还有药死灾民一事,若那叶初回京述职,要求朝廷对两浙的事案详查,恐怕我们的脑袋就搬家了。”
萧术松了一口气,嗤笑一声,“还以为你要说什么,叶初?叶初不会详查这事的,案子已结,他何必把这事翻出来给官家添堵,又堵了自己的升官路,他不是孙简那种纯臣。”
萧术既如此说了,倒让孔付二人将心放回了肚子里。
只付满眼里冒烟,想起了一个清瘦却傲立的身影,问:“还有云家那小子呢?这回陛下竟也让他回京述职。当时派的人竟没把他弄死,还真让他在两浙掀起巨浪来了。”
萧术摇了摇头,推测:“云家那小儿,可能连此事的缘由都不知道,毕竟他的目的很简单明了——便是倒蔡!只是倒蔡。高秦这二人做事尾巴也不藏好,那李旸老夫特意派去顶事的,竟也被他二人轻忽。还想从剿匪上捞一笔,这下倒好,还给我们挖坟。”
“蔡氏一湮,高秦二人一去,两浙这块我们就没人了,难道就放任他云家在两浙独大?而且自古两浙江南便是富庶之地。”孔韦皱了眉。
“现吏部不是我们能插得上手的,”付满道:“转运使和安抚使这两个品级,我们倒是可以题名,还得由相公您呈给陛下。”
“只能如此了。”孔韦点头。
二人都望向萧术。
萧术却不吭声,瞥视二人,半晌才道:“这回可要好生举荐。”
孔韦和付满齐点头,连声道:“省得。”谁会再举任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官员。
于是,在羁押两浙两位大吏的诏书下去后,元宵节前两日,萧术递了议本,吏部那边也递了议本,皇帝召见两府近臣时,萧术便提议应商量推举谁去两浙查贪墨一事。
这便是在提醒皇帝,新的两浙大吏都定好了,等着您老做决定了。
皇帝斜睨一眼那两议本,当着他们的面将这两全给扔了。
众人不知道皇帝是何意,只诚惶诚恐低着头。
贪墨自是要查的。
皇帝拿起夏朝的奏本,又瞥见那份统计出的夏朝密递回来的账本钱银,冷笑一声,“查,怎么不查?朕不是卿点了夏朝孙简去查?还是说,你们之间有谁是那些贪墨大吏的后台?巴不得再拉两个人去掣肘?”
这话,一说出来,那几位近臣虽面色还淡然,背上已在炭火烘烤之下生了汗,两位起居郎可没那么淡然了,脸色惊变,跟着一齐跪了下去,“臣等惶恐。”
纵使屋内有暖炉,有火盆,但寒气还是一丝丝从地上铺的毛毯中渗入膝盖。
沉默无声。
云固稳重道:“陛下,此处没有他们的后台,臣等均是为地方考虑,两浙路大,不可一日无官长。”
“罢了。”皇帝动了动手指。
几人这才起身来。
“依你们看,谁去转运两浙?”皇帝坐于涂红漆鎏金镶嵌扶手靠背椅,将手臂靠在装饰有草叶纹云绕宝座的扶手上,用手抚摸末端有圆形的金漆风头,使劲个眼色让陈读将议本捡回来,却并不打开,依旧堆在一旁。
两派谁都不想先说,万一又触怒了皇帝。
但萧术居于首位,只好开口:“臣等认为,徽州知州段熙合适。”
“朕的天官以为呢?”皇帝靠着椅背上,懒懒散散发问。
“臣以为,应天府知府柯芹合适。”
“好,那便依你们,转运使让段熙任了,安抚使让柯芹任了,这可合卿们意?下告身吧。”
“圣明天纵不过陛下。”
众臣都告辞后,皇帝心中烦闷得紧,陈读站在皇帝身后替他揉着当阳。
“云七郎呢?”
骤然听见这名字,李佑面露惊色,也从对案坐着停下笔的宁谊脸上看见了震惊,二人面面相觑。
陈读也一惊。
但立马回了话,笑着说道:“状元郎在回京的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