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秋草 千秋佳节名空在(2/2)
有人的酒意一下子全醒了,三人抱着担忧与忐忑的心,进了紫宸殿。
殿内紧闭,竟一支蜡烛都没点,三人进去后,约摸过了两炷香时间,萧术与付满才从殿门处出来。
大庆殿的舞乐声隐隐约约传过来,听得人心烦。
付满皱巴巴的脸上暗含着艴然不悦,对着萧术道,“相公,这些蠢货,是要乱了两浙不成?”萧术未答,只撩起袍子,沉了脸往外踏去。
踏了两步便停住了。
付满朝向萧术道:“现在陛下就□□在里面,不知又会说些什么!东南蔡府,怎么如此蠢如鹿豕,那云三若再填上两把火,两浙的转运使和安抚使,哎。”
祝医官在太医局值宿,来得快。正好和萧术付满打了照面,也听见了转运使安抚使几字,他只当做什么都听见,朝着二人行了个礼,喊:“萧相公,付大参。”萧付二人也对着他拱了拱手,道:“陛下现在精神尚可,有劳祝医官。”
祝医官道:“下官分内之事。”
等到殿门,却被拦了,陈读道:“天官得陛下独召。”
祝医官皱了眉,“官家身子如何?这怎么等得。”
快马三百里加急的启和状一齐摆在云龙纹紫檀木案上,皇帝身上那身绛纱袍沾了血却还换下,云固低着头。
“陈读。”皇帝喊。
陈读立马应“是”,推门进去,皇帝道:“将这两本,给云三看。”
云固磕了两个头。
陈读上前,快步取了那两本启状,递给云固,云固道:“臣僭越。”
云固接过看了起来。
启用于陈述事情,状用于察举官吏、条列功罪。
启是说蔡家毒害百姓,借势谋利,将钱田充入国库后心有不满,私藏反诗。状是罗列了两浙转运使与安抚使贪墨,以百姓人头充匪徒人头,养寇自重,与蔡府茍且,独霸两浙。
这启上虽有云鹤签名盖印,却不像他的风格,但旁边这状就是活脱脱是他落的笔。
好险。云固读完,额头上一滴汗滴下来,不知是密不通风热的还是吓的。
还好那时为李旸剿匪论功行赏时,云鹤是一点功劳都没沾上,李旸这厮还敢登门来访,被云密遣了去。他和兄长也没在信里询问云鹤,为何他一同前去的剿匪是一点功劳都没?只当是云鹤在地方上是被掣肘了,毕竟通判可以“判”知州,却监察不了京城派去的官员。
云固摸不清皇帝是什么意思!
只能低头道:“陛下,臣为吏部尚书,臣有失察之罪过。”
皇帝笑道:“你有什么失察之过?才做这吏部尚书多久,
云固道:“微臣已上任半年有余,未能觉察如此害国害民之臣,臣着实是失职误国。”
皇帝道:“要说误国这两个大字,恐怕还得搁到朕的宰执大臣身上,还轮不到你头上,你还不够格。是刚刚出去的那两个,还是已经致仕的那两个?”
致仕的两个宰执,牵扯到了父亲,云固淹了口唾沫,不敢接话。
皇帝对着一旁噤声的陈读擡了擡下巴,道:“将这本也给他看看。”
云固看完,触目惊心。
是夏朝、孙简呈上的。
皇帝又说:“一个盐商,蔡家的女婿,不到两年时间,竟给这么多官员打点了,盐铁瓷器、丝绸棉纱、约摸两百万贯,他那儿来的这么多钱?朕亲自选出来那些科甲入仕大臣,从江南东西路,到两浙,再到荆湖南北,竟还有淮西西东路的官员,如此贪得无厌,贪墨无度,朕厌之。”
“蔡家一共给朕敬献了四百万贯。”
云固惊住了,钱是进了私藏库,众臣纷纷在猜测有多少,没想到皇帝直接说出来了,他不敢答话。
“你说,放谁去查比较好?”
那夏朝上的书上面的名字数百,云固沉思一瞬,突然昂起头,直面天颜,道:“陛下,微臣以为,立即查抄蔡府,再派人立即拿下两浙路转运使和安抚使,查抄家产,其余诸臣,应按下不表,暂且先不予计较,若此时此刻兴起大狱,国本易遭动荡,人心易不安啊。”
皇帝盯着他,从嘴边露出一抹笑意来,拊掌,“好!”
“就按你说的办。去安排吧。”
云固磕了头,“微臣恳请陛下保圣体安,微臣告退。”
*
文书下发,到两浙时已经元月初五辰时了。
文书上命:御史夏朝孙简留在睦洲查抄,睦洲知州叶初及睦洲通判云鹤立即押解转运使高江、安抚使秦继入京述职。
云鹤刚接到上令,换了衣服打算往衙门去,就见苏以言款款而来。
她发髻上簪了一对云月簪,简约素雅,很是适合她。
苏以言也见着步履如飞的云鹤了,换上了官袍,想来是有要紧事,她忙跑过来,跑出了薄汗,云鹤见状,掏出帕子递给她。
苏以言接过,喘着气,连行礼都顾不上,道:“哥哥,可是有急事?”
云鹤“嗯”了一声。
从她手上把帕子“抢”过来,替她印了印汗,嘱咐道:“莫跑急了,容易受凉。”
“哥哥。”苏以言望着云鹤,拉住他的袖子。
云鹤却不看她,移开了眼,有些惆怅,道:“刚到的文书,陛下下令,让我回京述职,不知这趟回京后是否还会回来睦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