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骄之 大而无当(2/2)
右侍郎这些日子,思来想去,又觉得左侍郎说的在理,但人始终哽着一口气,不愿意低这个头,现户部由他二人掌舵,若不能同舟共济,怕是迟早要翻。
于是,便借着这个机会,与对方坦诚。
左侍郎见他如此说了,对着陶栖拱了拱手,“天府尹,拜托了。”
户部调钱粮这事才这样解决。也多亏云巩先前将开封治理得不错,仓里还有不少余粮。
*
正月初一。
毛毛雪。
因是过年,开封府没有宵禁,一片灯火通明模样。
丑时中。
陈读提了铜壶,将勾兑好温热的水倒进金盆里,从小太监手上接过棉丝混纺的帕子,浸湿后替皇帝开了面,皇帝将帕子扯了,竟不偏不倚扔进了金盆里。
皇帝提前斋戒了五日,闭着眼,由陈读伺候着穿上绛纱袍、戴上通天冠,自己眯着眼睛正了正冠,陈读忙伸手,边整理边道:“官家,待会在轿撵上歇歇吧。”
“朕乏。”
皇帝是由陈读和小太监扶着出门的。
礼部安排的轿撵已在宫门外等着了,上了轿撵,皇帝险些睡着了,一睁眼,已到了祭祀天地的南郊还丘。
已是寅时五刻了。正是司天监推算的好时辰。
由礼部尚书洪林点香。
双手递给皇帝。
皇帝举着香,祷告,祭拜上天,祈求今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时和岁稔,天下承平。
上香弯腰时,一处香灰被风刮掉,直直掉到皇帝手指上,烫得他皱了眉。
他举着香不动了。
礼部两堂官在前,其余人在后,阖宫小黄门们站在周围,雪虽下得不大,却密,众人看不清台上情形,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寂静了片刻,直到洪林带头跪下去,两府官员跟着跪下去,后面的百官有些在打盹儿的,皆缓慢匍匐在地。
皇帝声音不大不小,缓慢说,“莫非这是上天在怪罪于朕?”
满朝皆静,唯余风雪呜咽声。
洪林望了望司天监监正徐文,用眼神示意他说话。
徐文接收到了同僚的讯号,斟酌了一下,道:“陛下,仰赖您如天之德,此乃天讯之喜啊。”
皇帝微转了身,“哦?”
徐文擡起头,“民间有言,说香灰掉落,是上天在回应陛下您的祈愿啊。今年陛下的祈愿一定会实现的。”
“陛下,此乃福兆啊!”萧术也接了言。
“此乃福兆!”文武一起喝道。
皇帝轻笑了一声,很轻,但离得近的几位官员还是听见了,算是定了心,不然在这种风雪交加的夜,跪上两时辰,元宵后怕是能上值的官员只有一手之数了。
皇帝虽笑了,却没动,洪林虽上了年纪,眼睛尖,见着是他手上的香已经快燃尽了,忙缓慢撑起身子,重新取了香,点了。
皇帝拜祭上天之后,众臣才跟着往皇宫赶。还有“正旦大朝会”,百官给皇帝排正仗。朝会后,皇帝赏赐了百官每人一朵帽花,插在官帽上,满朝文武帽子上均带着花。
接下来,便是重中之重的正旦宴,难得有允许臣僚带家属的宴会。宴席安排在左、右勤政门北的东、西两廊下,文官坐东廊,武官坐西廊,皇帝举了供神的福酒,众臣宣劝,再拜谢恩。
君臣之间其乐融融。
皇帝醉了,离了席,诸臣身上的那种紧绷感才松开来。
皇帝在紫宸殿醒酒,隐约听见外面在说话,他唤:“陈读,和谁说话?”
陈读犹豫,不知该不该说。
皇帝头疼,烦闷,“说话。”
陈读这才道:“陛下,睦洲三百里加急送来的消息,说,说……”
皇帝看过来,陈读咬牙道:“说,蔡府私藏反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