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岁晏行》杜甫

《岁晏行》杜甫(2/2)

目录
好书推荐: 九嶷焚天诀 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 别慌!这真是灵气复苏 决不能让女超凡者知道我的秘密 穿越:从黑木森林开始! 每年领悟一神功,家有八个寡妇 穿进封神,签到获得原神技能 魔崽子二三事 我00后,有钱有爱,就不恋爱 野生猫娘走出森林只想冒险

- 对比手法运用巧妙:如“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等,通过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突出社会贫富差距和矛盾。

- 情感表达沉郁悲愤:全诗情感深沉,杜甫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对社会现实的悲愤贯穿始终,体现了他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创作背景

杜甫创作《岁晏行》时,唐朝社会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恢复期,多种严峻问题交织,这些构成了此诗的创作背景:

社会经济崩溃:安史之乱历经八年,严重破坏了唐朝经济。北方经济遭受重创,大量农田荒芜,人口锐减。南方虽相对稳定,但也因战争影响,经济秩序紊乱。诗中“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体现出米价的极端波动,深刻反映当时农业经济的混乱。农民无论米贵米贱都深受其害,卖粮难获合理收入,严重影响生计,社会经济濒临崩溃边缘。

赋税沉重:为弥补战争损耗和维持统治,唐朝政府大幅增加赋税。除正常田赋、户税外,还新增诸多杂税。“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描绘百姓为缴纳租庸,被迫卖儿卖女的悲惨场景,表明沉重赋税已使百姓不堪重负,生活陷入绝境。

货币制度混乱:战争导致财政危机,政府对货币管控无力,私铸钱币现象猖獗。“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反映当时私铸钱盛行,连以泥刻钱都能流通,货币质量低劣,市场交易受阻,经济秩序更加混乱,百姓生活雪上加霜。

百姓生活困苦:在经济崩溃、赋税沉重和货币混乱的多重压迫下,百姓生活极其悲惨。如诗中渔父因天寒网冻无法捕鱼,莫徭人只能靠射雁维持生计,凸显百姓为求生存的艰难挣扎。

杜甫个人经历与情怀:此时杜甫漂泊于潇湘一带,亲身经历社会动荡,目睹百姓苦难。他心怀苍生,始终关注社会现实,这种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以诗歌为笔,记录百姓悲惨遭遇,抨击社会黑暗,于是创作了《岁晏行》。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杜甫《岁晏行》的创作背景对其情感表达产生了多方面深远的影响:

社会经济崩溃背景下的同情与忧虑:安史之乱后社会经济的全面崩溃,使得百姓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诗中“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真实地反映了米价异常波动给农民带来的双重苦难。这种背景下,杜甫对百姓的深切同情溢于言表,他忧虑农民在如此混乱的经济环境中难以生存,生计无以为继,而这种经济的破败也预示着整个社会的不稳定,透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赋税沉重背景下的悲愤与批判:沉重的赋税迫使百姓“鬻男女”来偿还租庸,“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这一惨状让杜甫内心充满悲愤。他愤怒于统治阶层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批判这种残酷的赋税制度是造成百姓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这种悲愤的情感在诗中强烈地迸发出来,表达了对不合理社会制度的有力控诉。

货币制度混乱背景下的无奈与痛心:货币制度的混乱,私铸钱币盛行,“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使得市场交易秩序大乱,进一步加剧了百姓的生活困境。杜甫面对这种乱象,深感无奈,他痛心于国家经济的衰败和社会的堕落,却又无力改变现状,这种无奈与痛心交织在诗歌的情感表达之中。

个人漂泊经历下的沉郁与哀伤:杜甫自身漂泊于潇湘一带,亲身感受着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他的个人漂泊经历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沉郁。在目睹了众多悲惨场景后,他将自身的哀伤与百姓的痛苦相融合,如诗的开篇“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在描绘岁末寒冷景象的同时,也烘托出一种哀伤的氛围,让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深沉、厚重。

目录
新书推荐: 阿衰·意凝觉醒 猫女:我可以来回切换性别 小哭包的大领导 诱入 港综:让你卧底,你成了首富? 综漫:在乐队番诠释温柔与优雅 穿书后和上京第一纨绔HE了 重生嘎嘎乱杀,诱太子爷三年抱俩 龙虎山捉鬼道士 魂穿废材庶女的逆袭之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