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朝廷动作(2/2)
杨小过听得宋之谦这么说,知道他已经改变了想法,不由得带着感激之色看了看太渊。接下来自己只要打消其顾虑即可。
“届时,乞将内阁所藏书籍检其有副本者,分贮一册于两京国子监;若内阁所或不备者,乞敕礼部行天下提学官榜示购访,令所在有司校录呈送。”
“如此使一书而存三本,分藏京师之内阁、国子监及南京国子监,则无遗失之虑!”
宋之谦又问:“纸质书籍,如何防潮防虫?总不能受潮虫蛀,就又来拓一次吧?”
杨小过答道:“每年三伏时,令之曝书,可免虫蛀之害。另建砖石之所,藏历代明皇帝之实录,可免水火之虑,使后世秉史笔者有所凭据。”
宋之谦闭目沉思了会儿,最后说道:“既如此……你去做吧。”
“一事不烦二主。”太渊说话了,“既然杨兄在此,贫道就直接把敝观的道书给杨兄誊写一份出来吧,如此也免得杨兄还要多费一番辛劳。”
“太渊道长能如此仗义相助,在下实在是感激不尽。”杨小过赶忙说道,脸上满是感激之色,但紧接着又面露担忧,“只是太渊道长要誊写那么多道书,工程浩大,万一出现错字或是其他纰漏,那岂不是白白耗费心血了?”
太渊闻言,笑着摆了摆手,解释道:“杨兄有所不知,贫道自踏入先天内景之境后,记忆力便与日俱增,以往看过的书籍,如今都能一字不差地回忆起来。所以,誊写之事,杨兄大可放心。”
“不想太渊道长竟也是先天真人,在下实在是失敬了!”
杨小过听闻此言,惊叹之情溢于言表,眼中更是流露出钦羡之色,忍不住感慨。
“不过,着实不曾想先天内景竟有如此玄妙之处!”
宋之谦有点疑惑:“贫道也是步入了先天内景,虽的确感到记忆好了不少,可也没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啊?”
不等二人说话,他自己就找了个理由:“许是贫道年岁过大,加上太渊道友的道行远在我之上也。”
“什么?!”
杨小过心中猛地一震,暗自思忖,这位太渊道长竟然比宋道长还要厉害?
看来无论如何,得找机会与太渊道长结个善缘,日后若有机会,说不定还能在修行上得到些许指点。
这般想着,杨小过心中愈发坚定了要与太渊交好的念头。
…………
几日后,杨小过拓下了全部副本,诸事已毕,便前来告辞。
他肩负着收集各道派道书的重任,还得马不停蹄地赶去其他道派继续。
临行前,杨小过盛情邀请太渊,言辞恳切地说道,若太渊日后有闲暇之时,务必来京城一聚,也好让他尽尽地主之谊。
在这相处的几日里,杨小过与太渊交流颇多,二人的关系虽说还算不上亲密无间的好友,却也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点头之交。
太渊通过接触,觉得杨小过此人为人处世还算正派,值得一交。
而且,太渊心里明白,当今天子既然下令派人收集天下藏书,那么用不了多久,天下十之八九的藏书都会汇集到朝廷。
这下子,太渊知道自己以后肯定会去京城走上一遭。
太渊低声喃喃:“京城啊…”
忽然,太渊心头警铃大作。
几乎是本能反应,太渊猛一回头,目光如电般射向天空。
此刻的天空,万里无云,一片澄澈的蔚蓝,在常人眼中,这是再平常不过的晴朗天空。
然而,在望气术已然小成的太渊眼里却不是如此。
他清晰地看到,东南方向有紫黑恶煞如汹涌的潮水般绵绵不断地翻涌着,,扭曲缠绕,更似乎有道道嘶吼之声。
“这是……?!”
太渊心中大惊,目光紧紧盯着那片煞气弥漫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