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 第16章 枋头之战-燕国最后辉煌

第16章 枋头之战-燕国最后辉煌(2/2)

目录
好书推荐: 洪荒:六翅金蝉从吞噬开始 人在美食,惹他干嘛,他满级食运 月夜剑侠传 穿书农门粮满仓,我为权臣牵红线 天帝图 灵界小修 林氏小娇妻,江总沦陷了 马超重生大宋朝 穿越七零,我带着养子跑路了 京剧猫之我成为了阿紫的哥哥

每一招都蕴含千钧之力,剑风呼啸,直逼慕容垂而去,似要将其瞬间斩于剑下。

这抚雨剑法在桓温手中施展开来,当真有风雨之势,每一剑都朝着慕容垂要害攻去,不给对方丝毫喘息之机。

慕容垂却面沉如水,毫无慌乱。

他手中长刀紧握,在桓温攻来之际,迅速挥舞起来。

长刀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化作一道坚固光幕,巧妙化解桓温一波又一波剑招。

慕容垂步伐沉稳,身形闪动间,恰到好处避开桓温锋芒,又能及时反击。

一时间,刀光剑影交错,双方你来我往,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缭乱。

激战许久,竟难解难分,周围空气仿佛都被这激烈战斗点燃,弥漫紧张气息。

桓温久战不下,心中渐急。

他深知若不能速决,于己不利。

于是,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决定使出暗器。

只见他身形微晃,袖口之中突然寒光一闪,数枚暗器如飞针般朝慕容垂射去。

这些飞针细小难察,却每一根都淬满致命毒素,一旦被刺中,毒素迅速蔓延。

与此同时,袖箭也如雨点般向慕容垂飞去,袖箭制作精巧,速度极快,能在不经意间伤人,威力巨大。

暗器在阳光照耀下闪着寒光,如死神镰刀射向慕容垂。

慕容垂眼神一凛,多年沙场经验让他瞬间察觉危险。

他双脚猛地一跺地面,身形如鬼魅般闪动,凭借精湛武艺,巧妙躲过这波暗器攻击。

然而,战场上其他士兵就没这么幸运了。

那些飞针和袖箭速度太快,范围又广,不少士兵被暗器击中。

一时间,惨叫连连,被飞针刺中的士兵伤口迅速泛起黑色,毒素发作,在地上痛苦翻滚。

被袖箭击中的士兵有的直接倒地不起,有的捂着伤口呼喊,战场上顿时陷入混乱。

未等战场稍静,桓温眼中再次闪过决然,猛地拔剑,再次施展抚羽剑法。

只见他身形如燕,轻盈穿梭战场,手中长剑仿若化为灵动飞鸟,剑招飘忽不定。

每一次出剑都似羽毛飘落般轻柔,却又带着犀利锋芒,让人难以捉摸。

这剑法的每一招每一式都展现出独特的灵动之美,剑身寒光随着他的舞动如流星闪烁,剑招飘逸如轻云蔽月,轻快无比,仿佛不受残酷战场束缚。

此剑法乃东晋大才子谢晋所创,桓温苦练之下已将其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剑招如行云流水般连绵不绝,直逼慕容垂而去。

慕容垂面色凝重,手中长剑一振,施展出慕容家世代相传的慕容剑法。

只见他身姿潇洒大气,每一个动作都带着王者风范。

剑在他手中,仿若与他的身体融为一体,剑随身动,他的每一步移动都能带动剑招变化。

剑法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剑招大开大合间尽显豪迈,气势如同汹涌波涛,一浪高过一浪,轻松化解着桓温抚羽剑法的攻击。

慕容剑法的每一次挥舞都能在空气中划出凌厉风声,与桓温灵动的剑招相互碰撞,一时间,战场上剑风呼啸,两人周围仿佛形成一个独立的风暴中心。

桓温与慕容垂的激战愈发激烈,两人已大战几个时辰,战场上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

桓温心中暗暗焦急,本以为凭借抚羽剑法能迅速制服慕容垂,却不想对方如此难缠。

只见他剑法一变,剑招更加凌厉,试图寻找慕容垂破绽,但慕容垂的慕容剑法潇洒大气,每一次抵挡都恰到好处,剑随身动,毫无慌乱之色。

桓温深知再这样下去不利,眼中闪过狠厉,突然收剑,双掌一挥,使出谯国桓氏家传的六毒神掌。

刹那间,双掌泛起诡异光芒,掌风所到之处,空气仿佛都被染上一层剧毒。

这六毒神掌刚猛无比,且蕴含六种奇毒,一旦被击中,神仙也难救。

桓温双掌如幻影般攻向慕容垂,企图打破僵局。

慕容垂却神色不变,深知六毒神掌厉害,当即运气凝神,施展参合神功。

只见他周身涌起一股神秘力量,形成一道无形护盾。

桓温的六毒神掌打在这护盾上,就像海浪冲击礁石,剧毒掌风被一一化解,消散无形。

桓温见状,心中大惊,没想到慕容垂竟有如此神奇功法能抵挡六毒神掌。

他一咬牙,从怀中掏出六毒飞藜。

这是极其阴毒的暗器,一旦抛出,就算对方躲过,飞藜落地便会爆炸,释放大量毒烟,可让更多人中毒。

桓温看准时机,将六毒飞藜朝慕容垂和其周围士兵扔去。

飞藜如雨点般落下,慕容垂眉头微皱,深知暗器厉害。

当下不再犹豫,施展出最高境界的吸功大法。

只见他双手舞动,一股强大吸力从掌心涌出,那些原本要爆炸的飞藜和即将弥漫的毒烟,竟如同被一只无形大手牵引,全部朝慕容垂涌去。

周围士兵都惊呆了,从未见过如此神奇武功。

慕容垂将毒烟全部吸入体内后,立刻运转参合神功,体内真气流转,将毒素一点点化解。

他脸色虽有些苍白,但眼神依然坚定。

桓温目睹这一切,心中既惊且佩,自愧不如。

意识到今日战胜慕容垂无望,此次北伐困难重重。

他望着慕容垂,暗叹一声,只好下令退回营地,再寻良机。

战场上的硝烟渐渐散去,只留下一片狼藉,见证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战。

前秦方面,苻坚和王猛深知唇亡齿寒之理,若前燕被灭,东晋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自己。

于是,苻坚听从王猛建议,命苟池及洛州刺史邓羌出兵救援前燕。

前秦军队迅速行动,向战场进发。

随着入秋降雨量减少,桓温的水运路线运行不畅,石门开凿又因慕容德的阻挠而失败,备用方案也无法实施。

此时桓温腹背受敌,战事接连失利,粮食又日渐匮乏,得知前秦出兵,深知大势已去,只好在九月丙申日烧毁船舰,抛弃辎重兵器,从陆路撤军。

桓温率军从东燕郡撤往仓垣,一路上小心翼翼,为防前燕军在汴河等河水下毒,下令士兵凿井取水饮用。

大军艰难跋涉七百多里,疲惫不堪。

燕军诸将都想追击,但慕容垂冷静分析,认为晋军初退必然戒备森严,不可轻举妄动,于是留下精兵断后,耐心等待时机。

数日后,晋军见燕军未追,开始放松警惕,行军加快。

慕容垂见时机成熟,当即率领八千骑兵迅速追赶。

待追至襄邑时,慕容垂一声令下,大军冲向晋军。

而此时,慕容德已率四千骑兵提前在襄邑东涧设下埋伏。

晋军毫无防备,顿时陷入绝境,被杀得丢盔弃甲,死者达三万多人。

前秦援军也在谯县对桓温的败军进行邀击,晋军又损失惨重,死者数以万计。

此役过后,桓温大败而归,名声扫地,实力大损,再无力实现篡位野心。

东晋国内对桓温此次北伐失败议论纷纷,朝堂上许多大臣对其能力质疑,民间也流传批评之声,他在东晋朝廷威望急剧下降。

而慕容垂则凭此战声名远扬,成为前燕中流砥柱,百姓传颂其英勇事迹,军中对他充满敬佩。

然而,他的光芒引起太傅慕容评猜忌,慕容评担心慕容垂威望威胁自己地位,在朝廷对其处处掣肘,慕容垂处境愈发艰难,并计划在慕容垂返京之时,计划诛杀慕容垂。

慕容垂得到消息后,心中悲愤交加。他为前燕浴血奋战,力挽狂澜,却遭此猜忌与迫害。

夜凉如水,慕容垂独坐营帐中,烛光摇曳,映照着他那紧锁的眉头和坚毅的面庞。他回想起战场上的金戈铁马,自己舍生忘死为的是保前燕安宁,可如今竟落得这般下场。

“难道这就是我一心守护的前燕?”慕容垂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绝望。

沉思良久,慕容垂深知在前燕已无容身之地,继续留下唯有死路一条。

“罢了,罢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另寻出路。”他长叹一声,终于下定决心,为求自保,他决定出走前秦。

慕容垂带着亲信,趁着夜色悄然离开。一路上,他心情沉重,思绪万千。

前秦的苻坚得知慕容垂来投,大喜过望。他深知慕容垂的才能,认为这是上天赐予他的良机。

苻坚亲自出城迎接,对慕容垂礼遇有加。

“慕容将军,你的到来,实乃我前秦之幸。”苻坚笑容满面,紧紧握住慕容垂的手。

慕容垂微微躬身,道:“多谢秦王收留,垂愿为秦王效力。”

从此,慕容垂在前秦开始了新的征程。

而慕容垂的离开,如巨石投入湖中,激起层层涟漪。

前燕失去了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内部更加混乱不堪。

各方势力趁机蠢蠢欲动,前燕的统治根基摇摇欲坠。

前秦则因慕容垂的加入,实力大增,对统一北方的大业更具信心。

三国之间的平衡被彻底打破,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未知与挑战,而慕容垂的命运也将在这乱世中跌宕起伏。

目录
新书推荐: 都市龙蛇 出狱被断亲?幸好我无敌了! 桃花从便利店开始 鉴宝:从废品站捡漏亿元古画开始 最强御甲师 重生1975,大山都是我的宝库 龙尊出世 重返1998 高武:我有一枪,可破万敌 从女子监狱走出后,全球警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