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四方志保家卫国 > 第62章 陶侃与母:寒门生贤志,母爱助儿行

第62章 陶侃与母:寒门生贤志,母爱助儿行(1/1)

目录
好书推荐: 唐时风云之勇者无畏 夫人偷怀胎,和离后成国师心尖宠 三国前传 核星纪元 什么!行业冥灯是真千金 诡异游戏:我可以死亡回档 我死在结婚当天,高冷女总裁悔疯了 我实力一坑六 七零军婚:都重生了,谁还惯着你 穿越之在大秦扯虎皮

东晋时期,战火纷飞,民生凋敝,在浔阳的一个偏僻角落里,住着陶侃与他的母亲湛氏。他们的家,只是一间破旧的小屋,泥墙斑驳,屋顶的茅草在风雨的侵蚀下稀疏残缺,仿佛随时都会被吹散。屋内,仅有一张缺了腿的桌子、几张破旧的凳子和一块冰冷的土炕,再无其他像样的陈设。寒风从墙缝中呼啸而过,发出“呜呜”的声响,似是在诉说着生活的艰难。

陶侃自幼便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家中一贫如洗,常常食不果腹。一日,陶侃从学馆归来,天色已渐昏暗,阴沉的天空笼罩着大地,仿佛一块沉重的铅板,让人喘不过气来。他满脸愁容地对母亲说:“母亲,学馆中诸多学子皆有精美书简与充足笔墨,我却只能以树枝划地习字,如此下去,学业恐难精进。”湛氏看着儿子,眼神中满是慈爱与坚定,她轻轻抚着陶侃的头,说道:“儿啊,莫要气馁。为母虽无财宝金银,但只要有我在,定不会让你失学。你且安心读书,其余之事,为母自会设法。”陶侃望着母亲那饱经风霜的脸,心中五味杂陈,他紧咬嘴唇,用力地点了点头。

几日后,陶侃发现家中少了些生气。原本就简陋的屋内,因母亲卖掉长发而显得更加空旷冷清。那几日,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像是被一层薄纱笼罩,阳光也吝啬地不肯洒下。陶侃终于忍不住询问:“母亲,为何这几日不见您梳理那一头长发,可是身体不适?”湛氏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一丝微笑,只是那笑容中带着些许苦涩,她缓缓说道:“儿啊,长发虽美,却不及你的学业重要。为母已将头发剪下,换了些银钱,为你购置了书简笔墨。”陶侃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母亲,眼眶瞬间红了,他声音颤抖地说:“母亲,您怎能如此,您的头发……”湛氏打断了他,目光温柔却不容置疑:“傻孩子,头发没了可以再长,可你的学业若荒废了,便会误了一生。只要你能学有所成,为母付出再多也值得。”

自那以后,陶侃学习更加勤奋刻苦。每一个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晨雾,朦胧的雾气弥漫在小屋四周,仿佛为陶侃的努力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坚毅的氛围。陶侃便已起身,坐在那张破旧的书桌前。他小心翼翼地展开母亲用头发换来的书简,眼神中满是珍惜与专注,仿佛那不是简单的竹片,而是通往未来的珍贵钥匙。他手持毛笔,蘸着那来之不易的墨汁,一笔一划地临摹着。遇到晦涩难懂的字句,陶侃眉头紧皱,反复诵读,直至融会贯通。夏日炎炎,屋内闷热如蒸笼,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烘烤着大地,屋外的树叶被晒得卷曲,蝉鸣阵阵,似在抱怨着酷热。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浑然不觉,依旧沉浸在书海之中,蚊虫在他身边肆意飞舞,偶尔叮咬得他手臂红肿,他也只是随手挥一挥,便又继续专注学习。冬日寒冷,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席卷而来,吹得树枝瑟瑟发抖,地上的积雪久久不化。屋内,手脚冻得麻木,他呵一口热气在手上,稍微暖和一些便又紧紧握住笔杆,那冰冷的笔尖在竹简上划过,仿佛要将他的决心与毅力一同刻写进去。

时光匆匆,陶侃在母亲的支持下愈发刻苦努力。又一年,寒冬腊月,家中已无余粮,外面的世界一片银装素裹,寒冷而寂静。陶侃看着母亲为生活操劳日益憔悴的面容,心中十分难受。他对母亲说:“母亲,我想去寻些活计,帮补家用,不能总是让您一人承担。”湛氏皱了皱眉头,严肃地说:“儿啊,你现在的首要任务是读书,不可因一时之困而放弃长远。家中之事,为母自能料理。”陶侃着急地辩解道:“母亲,我已长大,怎能眼睁睁看着您如此辛苦,我亦想为这个家出份力。”湛氏轻轻叹了口气,拉着陶侃的手说:“儿啊,你可知,你是为母的希望,你的才华不应埋没在这柴米油盐之中。只要你能在仕途上有所建树,将来便能改变我们的命运,让更多百姓免受饥寒之苦。”陶侃听了母亲的话,心中豁然开朗,他紧紧握住母亲的手,说道:“母亲,儿定不负您的期望,定要出人头地。”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陶侃不仅学业有成,更养成了勤奋节俭的品德。他常对人言:“吾母之爱,如巍峨高山,为我遮风挡雨;如潺潺溪流,润泽我心。吾之今日,皆赖母亲教诲与付出。”陶侃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才能,逐渐在政治上崭露头角。而他与母亲之间的故事,也如同一盏明灯,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温暖而坚韧的光芒,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激励着无数人在困境中坚守梦想,砥砺前行。

目录
新书推荐: 大明徽商,纵横四海 装傻世子爆改连弩,女帝跪求别灭大乾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大乾第一纨绔 乱世狂龙,从打猎开始杀穿朝堂 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 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