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抚市汽车行业的崛起(1/2)
得到了这个消息,魏臣也立马找到了田东,将王建国之前给他的那几个车企电话交给了田东。
田东按照魏臣交给他的话术做准备,国际长途的信号偶尔夹杂着细微的电流声。
电话那头,马自达在国内的业务主管佐藤健一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日语口音的英语带着几分审慎:
"田先生,我们对抚河新区的规划很感兴趣,但我们必须确认——贵集团是否有足够的官方支持?"
田东嘴角微扬,手指轻轻敲击桌面:“佐藤先生,您可以联系管委会的刘主任,或者直接咨询李秋奎办公室。”
他顿了顿,语气从容:"另外,我们的铅华集团已经为项目预留了二百人的专业安保团队,确保未来4S店的物流和场地安全。"
——这句话的潜台词很明显:?
在抚市,我们铅华集团的实力,就是最好的保障。?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后佐藤的语调明显热络起来:"很好,田先生。我们这就派考察团过来,争取在贵地市委的峰会前,敲定合作意向。"
紧跟着,田东也跟棒国现代汽车的华北区代表金在勋通了电话。
"田总,"金在勋的中文生硬但清晰,"现代汽车需要看到明确的官方订单意向,才能授权4S代理。"
田东向后靠了靠,露出一个沉稳的微笑,眼中尽是掌控一切的睿智:"金先生,您可能不知道,抚河新区明年将更换五十辆公务车。"
"李秋奎有意向将这订单交给我们铅华集团处理,当然了,最终品牌选择还是要看我们跟哪家车企走得近,信任程度高......"
他故意没说完,但金在勋的眼睛已经亮了。
"另外,"田东补充道,”我们铅华集团十个下属单位,明年也要购置百辆汽车,其中还包括运输能力强的卡车……"
——这是双重筹码。?
既展示官方靠山,又亮出地下掌控力,同时还把自己的经济实力展现给对方看!
亮肌肉,永远是不过时的。?
金在勋立刻前倾身体:"田总,我们明天就发授权意向书,还请跟贵单位的魏总说明,我们棒国现代,抱有一万分的诚意跟贵集团合作……"
……
两天后,管委会“抚河新区汽车产业规划座谈会”正式开始。
会场内,空调吹出的冷风驱散了夏日的燥热,但驱不散某些人心里的躁动。
魏臣坐在第一排,身旁是李秋奎,再往后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招商局局长等一众官员。而其他受邀的企业家——大多是本地建筑、地产、制造业的老板们——则被安排在第二排及之后的位置。
这个座次,已经说明了一切。?
魏臣刚坐下,就感受到背后投来的数道目光。
有人小声嘀咕:
"那不是魏臣吗?他怎么坐那儿?"
"听说最近捐了五万,李市长亲自接见的。"
"五十万?他有钱就算了,竟然一口气捐了这么多?"
这可是八十年代啊,捐五十万相当于二十一世纪有人捐了五千万啊,一座城市当中,有几个人能拿出如此手笔?
哪个地方官方不把他当宝贝?
然而,魏臣面色如常,只是轻轻整理了下西装袖口,仿佛没听见那些议论。
这时,招商局的王局长走上台,敲了敲话筒:
"各位企业家朋友,请安静,我们的会议马上开始。"
会场渐渐安静下来,但那些探究的目光依然在魏臣身上来回扫视。
李秋奎上台讲话,他先照例讲了些官话——“抚河新区是市里重点规划项目要打造现代化汽车产业集群”之类的套话。
但讲到一半,他突然停下,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魏臣身上:
"在这里,我要特别表扬一位企业家。"
会场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魏臣同志,不仅企业经营得好,更重要的是有社会担当!“李秋奎声音提高了几分,”他刚刚为我市教育事业捐赠五十万元,这种回馈社会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企业家学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