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开拓新市场(2/2)
除了孙小楠、周云龙和王秀海是外人之外,其他产业全都是魏臣自己的兄弟。
时至今日,也已经有八个兄弟安排了产业,再算上魏臣,田东,大龙,他们三个不需要具体的产业之外,也就只有两个兄弟还没被安排上任务。
说实在的,魏臣心里多少有点着急了。
因为在他的记忆当中,抚市能赚钱的行业真的不多了。
琢磨了一上午,魏臣终于拿起了大哥大,给王千帆打了过去。
“王把头,跟你打听个事。”魏臣借着喘气的功夫抽了一口烟,“岛国和棒国那边,你有经济往来吗?”
东北距离岛国不远,离棒国更近了,这些常年混迹码头的人说不准还真有联系。
“你想走出口?”王把头挑了挑眉毛,心说南方的航线还没弄明白呢,怎么就要走出口了?
“那倒不是,我只是想打听打听,能不能从他们那进口一些汽车过来。”
汽车四儿子店,现在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如果魏臣这时候能跟国外的汽车厂商合作,那么整个辽北省,恐怕都得来他这进货。
“如果是一些小东西,或许我还能给你联系联系,真要上升到汽车这种层次……魏老弟,我没这个能力啊。”
王千帆苦笑了一声。
魏臣也好似早就料到了一般,点了点头,“没事,我再想想别的路子。”
说完,魏臣便挂断了电话。
“哥,你要做汽车买卖?”
这时候田东从外面进来了。
“时代不同了,能买得起汽车的人也越来越多,咱们得把4S店开在头里。”
“要不问问王校长?”田东说道,“上次咱们进口摩托车的时候不就是王校长帮得忙嘛。”
对啊!
魏臣突然想起来,王校长可是神通广大,找他帮忙绝对错不了啊。
魏臣一秒钟也没耽误,拉着田东就返回技校了。
半小时后,钢铁厂子弟技校,校长办公室。
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办公室里飘着龙井茶的清香。王建国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手指在面前的报纸上轻轻敲了敲,突然笑出了声。
“你小子,现在玩得越来越大了啊!”王建国抬眼看他,皱纹里夹着几分调侃,“半年前还只是卖摩托车,现在张口就要搞汽车4S店?"
魏臣坐在他对面,手里端着茶杯,闻言也笑了:”王校长,这还得感谢您的栽培,去年要不是您把肖彩林介绍给我,我那摩托车生意可根本做不起来。"
"哼,少来这套。"王建国摘下眼镜,慢悠悠地掏出手帕擦了擦镜片,"我还不知道你小子?没好处的时候会给我拍马屁?"
魏臣咧嘴一笑,起身给他续茶:"这不还是得靠您老指点嘛。"
王建国重新戴上眼镜,靠在了椅子上,"岛国的丰田、本田,棒国的现代,这些牌子在南方早就火透了,不过……"
他顿了顿,拉开抽屉,从里面取出一本泛黄的通讯录。
魏臣身子微微前倾。
老校长的手指在通讯录上摩挲着,翻到某一页停下:"津海港的肖彩林,还记得吗?他表弟现在在广岛那边的马自达总部当采购主管。"
魏臣眼睛一亮:"马自达?"
"对,就是那个‘转子发动机’的马自达。"王建国眯起眼,"去年他表弟回国探亲,还特意来学校看过我,说他们正想开拓北方市场。"
魏臣立刻掏出笔记本:“有联系方式吗?"
王建国没急着回答,反而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急什么?"他瞥了魏臣一眼,”你小子现在路子野了,但国外车企可不比国内,规矩多得很。"
”王校长,我懂。“魏臣放下笔,正色道,”该走的流程一个不少,该打点的绝不吝啬。"
王建国点了点头,对魏臣的反应速度极为满意。
"我还有一个学生,学的汽车维修,后来被国外的汽修工程师看中了带到了棒国。"
"听说现在在汉城现代汽车当工程师,管华北区市场开发。"
当年的棒国首都叫汉城,后来因为带着一个“汉”字,触发了他们可怜的自尊心,就改成首尔了。
魏臣立刻记下号码,突然想起什么:”王校长,您说……我要是同时接触日系和韩系,会不会——"
"会什么?两边都黄了?"王建国笑一声,"你以为这是处对象呢?商场如战场,多备几条路总没错。“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不过……得把握好分寸。"
魏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