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先登”赏赐(2/2)
封万林山贼女寨主司博雨为百林军将军,万林山贼压寨相公、前除寇军斥候季云为百林军前将军;
山不动、河上痕为左、右将军,还有一名后将军是山贼里的一名老人担任。
因为他们主动诏安,同时对百姓也不错,算是有功于伊国,该赏赐的钱财我也赏下去了。
为了安抚万林山贼的民心,我封了司博雨和季云还在襁褓的儿子为有一百户细农的县侯。
人虽然少了点,但好歹是一个县侯。
县侯之上是郡侯,再上面就是千户侯和万户侯。
我命令百林军在奎州训练,随时等待我或者杰他们的指令。
至于是要躺平还是升官发财,那就看百林军自己了,尤其是司博雨。
给她儿子封县侯,就是在告诉她,你只管冲锋陷阵,你儿子绝无后顾之忧。
……
对南封国发起的大战,其实已经掏空了大半个伊国。
现在伊国内的士卒还有不足八万,听起来很多,但这些东都是用来防守边界的。
临海州,被我带出来了五万多的除寇军,经过这一年的重新招募,人数也只是在一万以上,而这些新卒还被安排在北陵与临海州边界上。
泗州倒是有谷将军的两万骁勇军士卒,但泗州太大了,要留着他的军队防备北陵国。
元、阳两州,属于伊国的腹地,那里将近百年都没有战争,主要是打不到那里去。
两州的军队士卒加起来不过万余,他们被伊国百姓称为最安全的军队,也是最没前途的军队,他们的战斗力估计是五国最弱。
宁州之前是天顺王的地盘,飞羽军早已不复存在,尤其是跟着“万角”流寇的飞羽军,那就是死战不降,也不知道天顺王和苏毅给他们灌了什么药。
为此,我派出了玉妃的哥哥,之前是管京城巡防营。既然我回来了,自然不可能让他在京城里管控一支军队。
我把他打发到宁州当将领,让他在当地招募士卒,军队叫做“兴宁军”。
我对外放的他还是很放心,主要是他的族人都在京城。
宁、悯二州的军队士卒不过四万,主要是留着提防唐国。
总之,不会再有其他军队参与南封国的征讨。
……
其实,这两三年,五国就没有谁过的好。都是一团糟,现在也一样。
唐皇还在和苏毅争锋,北陵国已经定下皇帝的人选,但偏偏有王爷死里逃生拉起了一队人马,与正统的北陵皇帝死磕。
北陵国造反的寿王居然与川浔、川颖两州的归一门联合,打得北陵新皇帝两头难以兼顾。
正是两个领国这般混乱,他们一时半会无暇顾及南封国的战争,我才敢对南封国开战。
要命的是,之前唐国、北陵、赤昭国皇帝以及北陵寿王,居然都给我传来请求支援的信件。
我特么的,我哪里还能顾得上他们,我自然一口拒绝了,
虽然他们自己内部很乱,但该有的防备我是不会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