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燕大不做亏本买卖!(2/2)
相比较之下,山河学院的学生,你想去当家教的话,你别说1小时20元了,你就是1小时2元。估摸着家长都不会要你的。
话难听,但真相就是这样。
名校学生的勤工俭学是去当家教。
普通学校学生的勤工俭学是端盘子,是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发传单之类的。
李墨白既是校长也是商人。
他一方面是感慨燕大学子赚钱的轻松性。
另外一方面也对燕京的整体消费实力有了清醒的认知。
同样的燕大学生,如果在邯山市的话,肯定就没有这样的价格了!
毕竟消费差距,人均收入摆在这里。
有钱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
这也是大城市消费力更强的一个原因。
一下午的时间。李墨白跟在方正圆身后详细了解了燕大的助学政策,扶持学生创业政策。
对名校如何妥善处理学校跟学生之间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算是有了一个清醒的认知。
创业这玩意儿是在书上学不来的。
你就得深入的去学习。
看看人家是怎么玩儿的!
其实大学生创业,基本上是九死一生,甚至于连这个概率都达不到。
因为李墨白曾经看过一个调查报告。
整个龙国创业成功率其实都不到千分之三。
即使在市场大环境最好的08年左右,在最容易创业成功的深川市。
整体的创业成功率也就2%。
更不要谈这些年轻大学生们的成功可能性了。
但即使成功率再小。
只要学生有想法,想去干,那作为学校该支持还是要支持!
帮着学生们承担一点风险,一个项目亏个几千上万的,其实都不叫事儿。
这些敢于折腾的学生,算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了。
毕竟。
一百个学生当中,可能就那么一两个,不甘于平凡,想要去折腾的。
大部分的学生。
还是希望稳健一点。
名校生也是想着,进体制,当医生,律师,或者进外企,出国留学啥的。
极少数会有自己创业的想法。
这些敢折腾的学生,虽然在学校创业时可能会失败。
但是这份失败能让他们走向社会之后的创业成功率大大提高。
这些功成名就后的学生们回馈起母校来,那是一点都不含糊的。
捐款都是按千万,按亿来算的。
人均捐个一栋楼什么的。
因此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笔买卖,学校其实一点都不亏。
就当是让学生们在学校里练练手了。
积攒点经验。
能在学校里练手,总比让孩子们去社会上练手来的更加划算。
对李墨白来说。
什么时候山河学院能出一个优秀毕业生,在建校20周年或者30周年的典礼上,大笔一挥,为母校捐款一个亿。
那李墨白这个校长就算没白当。
就算是成功的校长。
山河学院,也算有点牛逼了。
努力吧。
争取早日培养出这样的学生来。
(兄弟们,五一快乐啊。恳请关注一下我账号。给个五星好评。送个免费礼物。感激不尽。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