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队伍(2/2)
前后还不到两个时辰,就有人想明白了。
还真是难得。
谢玉琰道:“将他们带过来。”
两个商贾再次站在谢玉琰面前,行了礼之后,一个商贾抬起头道:“签契书之前,我只有一句话想要问行老。”
谢玉琰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商贾道:“行老觉得明年瓷器的价钱,会比现在更低吗?”
谢玉琰笑道:“不尽然,我只是觉得,你们契书上要买的那些瓷器,明年价钱会更低。”
购买瓷器的契书,都标明了火候和成色。两个商贾面面相觑,谢行老的意思是,明年会有更多成色的瓷器被烧制出来。
这种情形可能吗?
可能,眼下是什么时候?瓷窑刚刚开始使用石炭。
想一想大名府的石炭窑,还有那被传的神乎其神的舍利匣……
这话不是随便说说的。
所以新契书上,写着明年商贾再购买瓷器,瓷行可以降低半成价钱,或按明年瓷器行价买卖。
烧制出许多新器型,旧瓷器谁还会买?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买的人会少许多,到时候价钱必定走低。
“行老,”商贾不再犹豫,“我们换新契书。”
他们来的时候没有想得很清楚,但就像谢娘子说的那样,与其相信韩泗,不如选择她,至少她是新任行老,现在则是彻底弄了明白,哪里还会耽搁。
两个商贾痛痛快快签了契书,也没敢问香水行之事,从南城码头出来,就约好了明日一早一同离开汴京。
他们是不想再趟这趟浑水了。
二人离开之后,谢玉琰吩咐杨小山:“再有人找过来,就说我还有别的事,让他们明日一早去瓷行。”
晾晾他们,他们就会更加着急。
谢玉琰合上手中的账目:“咱们去灶房看看。”她突然来了兴致,想要指点几道菜。
到时候让杨小山送去刑部衙门。
王晏为了能早日将赵仲良放出来,忙得脚不沾地,她也该给点补偿才对。
……
晚上的时候,谢易芝得到了一封信函,上面写了瓷行如今的情形。
将纸笺凑在油灯上点燃,谢易芝面沉如水。
谢玉琰哪里来的许多手段?让一个个商贾都慌了神。
谢易芝深吸一口气,谢玉琰和王晏来往密切,还与慈云庵的净圆师太一同开印染坊,净圆师太可是太后娘娘的人。
正因为有这些人在谢氏身后,他才不能贸然动手,只能暂时交给旁人去应付。往常这些人没这般不顶事,怎么遇到谢氏……那些手段就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