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朝廷争端(1/2)
孔颖达面露悲痛之色,大声说道,
“陛下,自古以来,朝廷取士皆是从熟读圣贤典籍之人,品行高洁之辈之中选取。”
“现在柳铭,在泾州搞出这个什么公务员考试。
实则是也是为朝廷招揽人才。
可是考题却是如此古怪,完全没有一点至圣先师的经典考教。”
孔颖达说到这里,扫视一圈,怒喝道,
“要是,只要能够作答这种不知所谓的考题,就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
以后,谁还学习孔孟之道,怕是都去研究这些外门学说了!”
孔颖达说完,内心得意至极。
面上却是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仿佛柳铭已经把大唐的学风给带歪了。
太极殿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之中。
朝中的文臣,谁不是自小学习儒家学说?
对于孔颖达的话,他们平心而论,还是认可的。
就算是魏征,在此刻也保持了沉默。
孔颖达见到没有人再出声,反驳自己,当下有些志得意满,对李二一礼,道,
“陛下,臣恳请申饬柳铭。”
李二面露犹豫,孔颖达的担心,他觉得是有道理的。
但是,柳铭开考,从民间取士,这是他最想做的。
大唐现在施行的是“举荐制”,而这个制度,使得世家之人在朝中以及地方把持着大量的职位。
这些世家之人,利用手中的权利,一面为自己家族捞取好处,一面团结在一起抵抗李二的皇权。
对于这个局面,李二一直想要改变。
柳铭的做法,正好附和李二想法。
柳铭这个做法,和前隋炀帝开科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炀帝的覆灭,开科举,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因为这个做法,是世家不能够容忍的。
后面才有世家转向支持李渊,使得李渊的实力快速的壮大起来,这才有了现在的大唐。
这些,李二都很清楚,现在皇权和世家之间,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之中。
柳铭的这个举动,很可能会打破现有的平衡!
见到李二迟迟不予,孔颖达不由再次出声道,
“陛下,为了大唐江山计,请申饬柳铭。”
王珪,出自大唐最顶级的世家,“五姓七望”之中的太原王氏。
在李二犹豫的时候,他也回过味来了。
柳铭这是在撅世家的根啊!
柳铭现在的举动,就是变相的科举,要是李二顺势推波助澜,开了科举。
这样一来,平民入仕,世家的利益就会受损。
想到这些,王珪也站了出来,说道,
“陛下,孔司业所虑甚是。
臣也恳请申饬柳铭。”
刚刚升任为民部侍郎的卢承庆,见到王珪的举动,同样想到了他的顾虑。
作为“五姓七望”之一的范阳卢氏之人。
卢承庆没有犹豫,立刻站了出来,高声说道,
“臣附议!
恳请陛下下旨,问罪柳铭。”
卢承庆没有说申饬,上来就是要李二问罪柳铭。
申饬,就是骂一顿。
其他世家之人,一向同气连枝,在见到王珪和卢承庆的举动后。
哗啦啦一大片,全部站了出来。
有让李二申饬柳铭的,有让李二直接问罪柳铭的。
看到这个场面,孔颖达有些懵逼。
他平时都是呆在国子监,上朝次数不多。
这个场面是他没有想到的,他可不认为自己有这么大的面子,能够让这么多官员为他站台。
李二看着站出来的人,心中怒火一下窜了起来,根本压不住!
要是,只有王珪、卢承庆和孔颖达三人,他说不定就给他们一个面子。
下道圣旨,申饬柳铭一顿。
傲娇的李二被柳铭怼那么多次,能够用这种方式骂一顿,李二还是很乐意的。
现在世家之人全部跳了出来,那问题就不一样了!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眼中含义莫名。
作为李二的大舅哥,长孙无忌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