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凉州往事(下)(2/2)
来不及多想,风破立即抄起一把弓箭,一箭射出,才将那胡人射杀。
风破其实很不愿意用弓箭杀人,但当时情况紧急,也只能勉为其难。
射杀了那最后一名胡人之后,风破一边让丐帮弟子抓紧打扫战场,自己一边追了上去,将那胡人的全身上下仔细搜了一遍。
果然,风破最终在那胡人毡帽的夹层里搜出一张用蜡印封好的羊皮,羊皮打开之后只有巴掌大小,上面却写着几行文字,看不懂的文字。
风破在凉州待了十年,多少也学会了一些北戎人的番语,但北戎人的番文却不识得。
虽然不认识羊皮信上的字,但风破心里清楚,这心中内容必定藏着什么秘密。
在回到凉州之后,风破马上去了一趟白马寺,因为他知道白马寺方丈静觉识得番文。
在看了羊皮信之后,静觉方丈脸色顿时大变。
原来,信中文字若是翻译成为汉文的话便是:速告鹰卫,七月十九日卯时前伏于武登峰,袭杀蛮首之事可成,尔等务必尽全力相助。
鹰卫的名头,风破听说过,乃是北戎最精锐的武士,擅长奇袭斩首。而所谓“蛮首”,“蛮”乃是北戎人对中原人的蔑称,若是加个“首”字,那最大的可能便是凉州之主、靖凉王罗延定。
很显然,这是一封发给凉州城中北戎暗柱的密信,目标直指靖凉王。
经过方丈解释,风破也马上明白了北戎人为何选在“十九日”。
原来,每年的七月十九正是第一任靖凉王罗嗣业的忌日,每到这个日子,时任靖凉王都会到凉山武登峰罗家庙去祭拜。
不过,靖凉王每次去祭拜时,皆是微服简从,所带的护卫不会太多,通常只带数名近卫。而且为了避免被人发现,引来百姓围观,通常会选择一大早就登山,然而赶在香客到来前离开。
这也是第二代靖凉王罗晋丰留下的规矩。
此外,由于武登峰山高路险,山道难行,所以无论是靖凉王自己,还是护卫都不会披挂重甲,只是内穿绢甲或皮甲,带横刀防身。
还有就是,武登峰周围地势复杂,可供躲藏埋伏之地很多,如果有人要行刺,这里显然要比在城中更容易隐藏踪迹。
由此看来,北戎人是准备借靖凉王祭祖之时伺机刺杀。
然而,令静觉方丈吃惊之处还不只于此。
原来,由于白马寺正好位于凉山脚下,还是登上武登峰的必经之处,所以,以往靖凉王每次登山祭祖时,都会提前一日到白马寺客宿,在寺中先斋戒一日,然后在寺中沐浴熏香之后再行上山。
所以,靖凉王每次出行,从入住白马寺到登上武登峰,知道其行程之人,除了王爷身边的随行家人和近卫,白马寺中也只有方丈和少数几名僧人。
换而言之,将靖凉王行踪泄露给北戎的人,不是在白马寺中,便是王爷身边之人。
可静觉方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