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沉重的木盒(2/2)
远远地,一辆马车正稳稳地行驶到王府前,福叔上前掀开帘子,就看见一个熟悉的妇人呆呆地坐在马车里,瘦弱的身子斜靠着,听见来人也没有什么反应,双眼无神,目光空洞。
怀里还放着一个包裹,突出了几个角,似是里面放了什么木盒子。
尽管心下有些惊讶,福叔还是笑着将人迎下来,搀扶着妇人进了王府。
福叔仔细地将妇人送进房间,然后轻轻带上门,看着满院的白雪无奈叹了口气。
屋子里的妇人原先是世子夫人的奶娘,和蔼可亲,如今竟变成了这副模样。
嘱咐好下人照顾好妇人后,叔就派人去了军营通知燕峥。
燕峥知道这几日嫂嫂奶娘就能到达王府,但到底是军营事多,自己不能一直留在王府里等着,收到下人的口信,连忙赶回了王府。
“王爷,朱嬷嬷安置在了北院。”
福叔见燕峥回来了,上前禀报。
燕峥淡淡嗯了一声,思绪有些凌乱。
对于这个朱嬷嬷,自己印象并不是太深,只知道她跟随着嫂嫂一起进了镇国公府,后来兄长镇守西宁,嫂嫂也跟着一起来了西宁,顺便也带走了这位嬷嬷。
后来崤山一战后,父亲,兄长,嫂嫂全部身亡,自己曾经一度以为这个不起眼的嬷嬷早已不在人世了。
打开门抬脚迈进去,入目的便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脸上的褶皱遍布,几乎看不清原来的模样,此时正紧紧抱着怀里的包裹,呆滞地坐在床边一动不动。
刚刚还混乱的思绪瞬间一片空白,燕峥哑然,不知道如何开口,就这么静静地站在门边。
福叔摇了摇头,率先走进去,倒了杯热茶递给妇人,“朱嬷嬷,可要喝点茶水?”
燕峥依旧没动。
朱嬷嬷听见有人在叫自己,僵硬地转头看向来人,见不认得福叔后又把目光移向门口,谁料她看见是燕峥后突然站起来,直接冲着门口跑过去。
燕峥自觉伸出手扶住跌跌撞撞地老妇人,还没说出话,手上就被塞进一个木盒。
朱嬷嬷抖着身子,颤颤巍巍说到:“小少爷…小少爷…一定要拿好木盒…一定要替世子和夫人报仇…报仇…”
然后转身看见福叔,像是把他当成了什么可怖的人,直直地将燕峥推向门外,嘴里还歇斯底里地喊着“快跑”!
燕峥刚走出门外,房间的大门就被砰的一声使劲关上,里面传来朱嬷嬷绝望的声音:“夫人没了…我不会放过你!死也不会!”
燕峥嗓子酸涩无比,似是看见了兄长临死前的挣扎模样。
好半会儿过去,房间的动静渐渐平息下来,福叔打开房门,对着燕峥点了点头,然后就走出了房间。
燕峥没有再进去,只死死拿着手上的木盒回了书房。
书房里,火盆早就被福叔点上,刚进门,就暖意袭来,燕峥却什么都没注意到,行尸走肉般坐到椅子上,盯着自己面前的木盒。
自己听了手下汇报,说是这木盒旁人怎么劝都拿不到,妇人死死抱着始终不肯松手。
木盒是上好的檀香木所制,尽管时间久远,依旧散发着淡淡的檀香气。
整个木盒紧紧扣着,除了用钥匙可以打开前面的锁,没有任何地方可以破开。
燕峥动了动身子,从怀里掏出一把钥匙,正是季桂英给自己的那把。
双手颤抖着将钥匙插进锁孔里,咔哒一声——锁开了。
燕峥沉沉闭上眼,又重重呼吸了几瞬,然后才身后打开木盒,里面正安静地躺着一封又一封的信件。
几封信件已经十分陈旧,不知道是时间所致,还是跟着朱嬷嬷一路飘荡所致,边角处泛着淡淡的黄色蜷缩着,像是在嘲讽看它的人。
已经是深夜了,外面的寒风正一波又一波地赶来西宁,晃动了一棵又一棵的枯木。
温暖如春的书房里,燕峥全身冰冷,像是泡在了寒冰湖里,身体里的血液凝固不动。
良久,燕峥放下信件重新锁上,然后一把将钥匙扔到了火盆里,兹起一片火花。
不知是什么时辰,书房里的人自嘲地笑了一遍又一遍,随后又悄无声息地落下了几滴眼泪,融化在了寒冬里。
那个精致的木盒被放置在书房顶端,承受着日日夜夜落下的灰尘。
翌日,还有两天就是除夕。
叶宁见西口楼已经装修得差不多了,爽快地付了银子,然后满意地逛了一圈,脸上全是喜意,想来年后就能正式营业。
回到食肆,已经没有食客了,叫来几人,准备说一下年假的事情。
叶宁清了清嗓子,笑意盈盈地看着自己面前的人。
自己十月份来到这里,如今已是一月中旬了,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这么久,从最开始的自己一个人,到后来的很多人,不仅有了食肆,以后还会有西口楼,甚至更多的饭馆,叶宁不自觉笑了笑。
“还有两天就是除夕了,最近食肆里客人也少了很多,所以不如就给大家伙放假吧!”
孙童第一个拍手叫好,这阵子师傅忙着西口楼的事情,都没怎么管过食肆,虽然自己一直将食肆管理得仅仅有条,但还是颇有些疲累的。
叶宁不客气地拍了拍孙童的头,“小孩子就是小孩子,这么期待过年啊!”
叶宁和众人笑了一阵,然后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银子,挨个发过去,“这几年是这个月的月银,大家都拿回去好好过个年吧!”
张婶子掂了掂手里的银子,觉得有些不对劲,连忙打开看了看,这一瞧,里面竟然有整整六两银子!
要明白,他们一个月的月银也就才一两银子,这么突然发这么多,张婶子直接愣在了原地。
好半晌,才看向叶宁,然后怀疑地问到:“东家…月银是不是给多了?应该只有二两银子啊…”
听见这话,一旁的几个人都打开荷包看了看,无一例外都多了几两银子。
众人眼神复杂地看向叶宁,只有罗武一脸理所应当的表情数了数银子,然后傻傻地笑了笑。
叶宁明白大家心里的顾虑,于是轻松地指着罗武,“你们应该多学学罗武,银子给多了只顾着数,才不在乎多没多的!”
众人齐刷刷看向罗武,当事人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东家人好,给了就收着呗!”
叶宁笑开,“食肆能走到今天并不容易,全靠各位,除了月银,剩下的银子你们就当是过年补贴吧,拿回去也好过个好年!”
张婶子不依,她们家自从跟着叶宁后面做事,每个月到手的银子不知道多了多少,这都要放假不做活了,怎么能多要东家的钱呢?
于是拿出多给的四两银子塞到叶宁手里,“东家赚几个银子也不容易,年后西口楼营业肯定需要更多的银子…”
叶宁直接打断张婶子的话,笑眯眯接话:“张婶子不收这银子,是打算来年不来食肆做活了?还是打算来年在食肆敷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