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又见谈判(1/2)
<tent>
华夏大地烽烟四起,天地会西南、东南两路大军,以快到令人不可思议的速度往北推进,一路上势如破竹,所过之处,鞑子军队望风披靡。
主要是在天地会主力大军到来之前,各地统兵将领,军营武大臣纷纷劝皇帝暂且退回关外,待日后再卷土重来,皇帝带着众大臣去慈宁宫见太后,请她移驾。
谁知太后却对他们一通怒斥:“明朝皇帝可以做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难道我大清皇帝还不如一个亡国之君?”
“哀家不走,人生几十年,不求长生久视,但求青史留名,哀家宁愿站到城墙上去,被反贼的炮火炸得灰飞烟灭,与大清江山共存亡,也不愿做那被人赶着走的丧家之犬。”
皇帝被太后斥得面红耳赤,众文武大臣也是羞愧不已,皇帝本是年少气盛之时,哪里听得了这个?
当即表示,他不走了,他要亲自披挂上阵,到城墙上指挥大军,与反贼殊死一搏,众大臣也一个个慷慨激昂的表态,宁死不退。
太后欣慰的道:“好,这才是爱新觉罗家的好儿孙,这才是我大清的忠义之臣,哀家上不了阵,杀不了敌,唯有备下一杯壮行酒,咱们饮下这杯壮行酒,一起共赴国难。”
宫女送上酒杯,皇帝与众大臣尽皆饮下,随即慨然奔赴城墙。
然而当皇帝带着众大臣御驾亲征时,口口声声与大清江山共存亡的太后,却揭下了人皮面具,与她身边的几个宫女在同伴的接应下,无声无息的消失在皇宫,而同时消失的,还有那个抖的建宁公主。
慈宁宫中的凤床上,真正的太后安安静静的躺在上面,已没了气息。
……
午门城墙上,皇帝目眦欲裂,看着十数丈外那座高台,眼中泪水滚滚而落,口中不住喃喃自语道:“父皇,父皇,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们究竟做错了什么?”
那座高台与城墙齐高,下面装有四个轱辘,由数十名天地会弟子推上前,而高台上只有一个人,或者说一个和尚。
天地会弟子们将高台推到此处后,就纷纷跑了回去,只留下一个人。
而天地会大军分为三部分,将紫禁城正门午门、东边东华门、西边西华门堵了个严严实实,水泄不通,只余神武门空着,此乃围三阙一之策。
那人不过是一名普通天地会弟子而已,但他傲然立在当场,对城墙上瞄向自己的无数弓箭视而不见。
那天地会弟子朗声开口道:“我知道,现在至少有数百弓弩手将箭头瞄向了我,但本人劝你们最好松一松弦,以免手滑,造成什么不可挽回的后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