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有疑惑的人,正常观看的书友可以不看,不算更新。(1/2)
可能是问的人多吧,可能是我自己无聊。
但是我还是很感谢大家提出的批评意见,故而说说自己的写那些地方的想法。
我书中有一句话。世上没有无缘由的爱,世上也没有无缘由的恨。
我那时的观点是,贾代儒地位不佳,王熙凤骂也就骂了。
他早点丧子,屡试不第,晚年丧孙,断绝香火,他其实是贾家最先开始的悲剧。
贾代儒是贾代善的堂兄弟,说起来也是和贾母一个辈分的人了,但贾代儒在贾家的处境并没有那么体面与宽裕。
贾家二十房子孙,人那么多,贾代儒只是依靠着贾家谋生罢了。
其读书中平,屡试不第。但毕竟是出身公门。
堂堂贾家难道给他谋不到一个值缺?不是的哦,想来是有给他在外面打点过,只是贾代儒太过迂腐,不知道与上司同事搞好关系,难为谄媚之事。
所以贾代儒难堪地回了家,继续读书。
有人问我王熙凤为什么敢当着小姑子小舅子的面明目张胆地骂贾代儒,难道不怕下人们碎嘴,自己背上一个不尊老的名声么。
我觉得这位书友说的非常好,这其实是个有理有据的猜测,但我那时想的不同。
我全局都铺垫了贾代儒在荣国府的境遇,不好。书友说,贾代儒是贾代善的兄弟,贾政人前都要称呼一声族叔,但事实上,我觉得也只有贾政这样的敬重读书人的本分老爷,才会在人前尊称一声族叔。
贾家人不尊重贾代儒,其实从原著和我这书很多地方都有铺垫,宝玉上学时候的悠然自得,就是不把贾代儒放在眼里的表现。原著里贾瑞病了,贾代儒从王熙凤那只求得一些参须。沈业周管家的肆意妄为,更是贾代儒的悲哀。
贾代儒为什么不直接找贾母要人参呢,还是迂腐。他要是愿意拉下脸在贾母那里多走动走动,他会那么穷?贾母也不待见他。
我这些铺垫述说了我的观点之一,贾代儒不被人尊重。
书友说王熙凤从小假作男儿养,小名凤哥儿,不会有这种不知礼的表现,这也是很有理的说法。
王熙凤对贾家在长安的八房人家,有求必应,就连刘姥姥,都能带着板儿在王熙凤这里讨些甜头。这是王熙凤优点的表现,她善于与人周旋,善于处理好家族里面族人的亲戚情分。
王熙凤说,但凡是不要紧的事,咱们都给她们办妥的,他们才说外面的好,你要是不给他们办妥了,话还不知道多难听呢。家里面的庶子但凡有一点不好的,咱们都要被人背后说道。
这是王熙凤最大的优点了,族人大多数都赞她一声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